四川宁南重点发展蚕桑支柱产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07 10:00:00
四川省宁南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发展蚕桑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新路。全县2007年桑树总量达1.6万株、折合土地面积5.5万亩,养蚕农户2万余户,总产14万担,较去年增产1万担,增长8%;蚕农户收入1.2万元,增收1200万元,增长11%,蚕业贡献财政收入3000万元。
为了建快桑蚕业发展,宁南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蚕桑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全县蚕业发展,统一指挥全县蚕桑生产。明确县蚕业局具体负责管理全县蚕桑生产工作,县蚕茧公司专门负责全县蚕茧收购、初加工和营销工作。同时,确定每年止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乡镇,签订目标任务承诺书和责任书,实行生产任务和政绩、奖金直接挂钩的奖惩制度。县蚕业部门、各乡镇分别与下属有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任务、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宁南县加强桑蚕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蚕桑生产条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新修维修水渠、公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确保全县每个适应栽桑养蚕的地方水源充足,道路畅通。
其次,宁南县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蚕桑生产的技术带动作用,以蚕茧公司和蚕茧技术服务站为龙头、乡镇蚕桑辅导员和村中心技术员为骨干,包村到户跟踪指导蚕桑生产,全面普及选进的栽桑养蚕技术。主抓“6215宽窄行”成片桑园建设项目和标准化栽桑养蚕的全面推行,并对用好田好地进行宽窄行栽桑的农户给予补助,有效提高了全县蚕桑的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再次,县财政加大对桑蚕的扶持力度,切实让利惠民。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坚持实行二次结算办法、桑苗补助、共育费补助等各项惠民措施,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蚕农,让蚕农得到真正的实惠,2007年,共投入惠农扶持资金600万元,返利蚕农200万元,并帮助茧站积极改善蚕茧收购设施,提高工作效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老茧站的收烘茧用房和场地进行改造,解决因场地小而影响收茧的突出问题,并购进先进设备,不断改善收茧设施,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蚕农售茧。
最后,加快实行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在大兴栽桑养蚕的同时,政府牵头加快缫丝、丝被等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走工业与农业相辅共进的产业化经营发展道路,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蚕业健康稳固、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投资、集体投资和社会集等各种方式,目前全县已有三家缫丝企业和多个丝被加工厂,所生产的“南丝路”牌和“梅花”牌生丝享誉国内外,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拉动了全县蚕业经济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