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凭借新技术蚕业夺重庆市产茧“桂冠”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1-27 15:40:00
“全县5万户蚕农今年总共养蚕9万张,茧产量将超过7万担!”日前,重庆铜梁县蚕业局局长陈友劲告知,在过去10年里,该县养蚕户减少了2/3,但凭借省力蚕台、多批次养蚕两项新技术,蚕茧产量却翻了一番多,并于今年首次夺得全市产茧第一的“桂冠”。
该县大庙镇石院村的李义芳是今年养蚕最多的蚕农,全年共养蚕76张,卖茧3000公斤、收入4.2万元。而在她首次养蚕的1997年,其养蚕量仅1张。之后几年,她的养蚕量逐渐增加。
在这个阶段,全县的养蚕规模一直呈逐年萎缩趋势,主要原因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到2001年时,全县养蚕的农户已由1997年的15万户减少到8万户左右。2002年,该县发明并开始推广省力蚕台技术。在过去,养蚕一直是一项高强度劳动,在幼蚕被孵出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蚕农每天都要进行提砂、除砂、捉亮蚕等工序,到蚕上簇作茧时,还要一个一个地将蚕捉到蔟具上。
而采用省力蚕台技术,就不再进行提砂、除砂、捉蚕等工序,蚕上簇作茧时,也不再捉蚕上簇,而是在省力蚕台上直接放上塑料蔟具,蚕就自动爬上蔟具作茧。这样一来,蚕农至少节约了50%的工作量。工作量的节约促使李义芳迅速提高了养蚕规模,到2005年时,她的养蚕量达到了30张。
长期以来,该县蚕农一年只养春季、夏季、正秋、晚秋四季蚕,每两季蚕之间要间歇40天左右,桑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均浪费严重。2005年起,该县开始利用间歇时间,采取建保温室等手段,探索多批次养蚕技术。是年,该县首次养出了五季蚕,去年又养出了六季蚕,今年则成功养出了八季蚕。
于是,李义芳的养蚕规模再次迅速提高,去年的养蚕量达到了55.4张,今年达到了76张,其中,第八季蚕养了7张。在该县,第八季蚕共养了1.2万张,因为多养了四季蚕,其全年养蚕周期要比过去提前半个月、延迟一个月,中间几乎没有间歇期。据该县蚕业局局长陈有劲介绍,今年,全县的养蚕户仅5万户,但蚕茧量却位居全市第一,单户产量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