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宜宾市今年蚕业生产发展情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9-17 10:16:00
今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蚕桑专业示范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宜宾市蚕桑生产出现了强劲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成绩。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全市发种、产茧、蚕农收入显著增长。前三季(春、夏、正秋)全市发放普蚕种281492张,同比增加11537张,增长4.3%;生产蚕茧871.3万公斤,同比增加133万公斤,增长18%;蚕农茧款收入达13674.2万元,同比增长167169万元,增幅13.9%。今年晚秋全市已出库蚕种94926张,同比增加30310张,增长46.9%。

  二是蚕桑区域优势开始显现。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区域优势开始显现。今春播育桑种1434公斤,排栽“一步成园”桑园8万余亩,主要集中在珙县、兴文县、高县和宜宾县及其他区县的个别重点乡镇,且珙县、兴文县、高县和宜宾县4个县今年全年发种量已占全市的82%以上,区域优势日渐明显。蚕桑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市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三是科技水平逐渐提高。通过狠抓常规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有效促进了全市蚕业生产向“三高”(单产高、质量高、效益高)迈进。珙县、兴文县在小蚕共育、大蚕室外省力饲养、统防统消及技术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有效提高了蚕农科技养蚕水平,前三季两县的平均单产均在30公斤以上,蚕茧质量也显著提高,创历史最好水平。高县、江安县等县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指导,蚕茧单产、质量也有明显进步。

  四是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蚕桑专业示范村建设,是市政府为加快推进我市蚕桑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设“一村一品”产业化示范村,为新农村建设打造产业支撑而开展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从2006年开始实施。2006年实施的4个建设项目今年已按期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市县项目管理单位的检查验收,达到了预期效果;2007年实施的5个项目正顺利、有效地进行着。通过项目建设的推动,更有力地刺激了当地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养蚕科技水平也普遍有所进步,蚕茧单产、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深受蚕农、企业的肯定和欢迎。

  五是龙头带动显著增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智溢茧丝绸管理公司(下辖珙县和兴文县两个公司),始终坚持发展第一的观念,不断加大生产发展和科技推广投入和工作力度,今年两县发展“一步成园”桑园近5万亩,前三季发种、产茧、蚕农收入均创历史之最,极大地鼓舞了农民栽桑养蚕积极性,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高县立华公司通过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有效密切了与蚕农关系,确保了产业的稳定发展。

信息来源: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