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湖州市二○○七年秋蚕生产技术意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7-10 14:37:00

  为了抓好今年秋蚕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今年秋蚕生产新情况、新特点,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加强桑园管理 ,增产优质桑叶 ①桑树虫害防治:根据预测,今年将是桑螟高发年份,各地应予特别重视。防治上贯彻“减三压四防五” 策略,兼顾第二代桑毛虫和第一代野蚕等鳞翅目害虫,兼治其他吸食性小型昆虫。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并密切关注技术部门的预测预报与防治要求。用药时切记注意蚕作安全。②补施秋肥:在8月中旬对采摘桑园进行一次肥料补施工作。肥料以速效性氮肥为主,用量每亩15-20公斤尿素,施用时间最迟不得超过9月上旬并控制用量以免桑叶徒长影响叶质和来年春叶产量。③抗旱:旱情严重地块,要进行适当地灌(浇)水抗旱或采取稻草覆盖等措施以防止桑枝封顶。④采除基部老叶:尽可能地采去枝条下部黄化叶等老叶,以利枝条继续抽长,增加产量、改善叶质。
  
  二、重抓蚕前消毒,阻断病原传播 秋蚕生产前各类病原物积累多、传染性强,增加了蚕病垂直传播的几率,因此要特别重视蚕前消毒工作。①清理:将春、夏蚕生产后遗留的稻草蔟具及其他废弃物予以销毁,蚕粪应集中倒潭发酵,切忌直接抛施桑园,避免二次污染,切断病原交叉传染途径。②清洗:消毒前应先对蚕室、蚕具等进行清洗、日晒,以提高消毒质量。③消毒:重点抓外环境、蚕室(房屋)、蚕具的消毒。蚕药选用以无机氯制剂如漂白粉、消特灵等为主,并注意蚕药质量和保证浓度。
  
  三、防止农药中毒,减少不必损失 根据我市目前农作物秋期虫害发生预测及农药使用现状分析,农药中毒极仍是威胁今年秋蚕生产的最大隐患,因此要加强秋蚕防农药中毒的意识。无论桑园还是水稻田喷施农药,应严格遵照农技部门的技术意见,并做到用药时间与用药品种、用药浓度的“三统一”。①桑地治虫:要选取高效、低毒、残毒期短的农药,最好是选用标明可用于桑树治虫的农药。使用时要控制浓度,离蚕期近的,要留好小蚕用叶。②粮食等作物治虫:蚕区严禁有机氮、菊酯类农药的使用。③防止稻草中毒:蚕作特别是上蔟所用稻草应先试后用,并在用前反复摊晒。④中毒应急:一旦发生中毒首先要及时隔离有毒桑叶;其次查找毒源,切断再次中毒的途径;第三对有机氮类农药如杀虫双中毒的,切忌盲目倒蚕,而应在脱离毒源后及时采用通风换气、清水淘洗等措施进行解救,有一定疗效。
  
  四、预防工业污染,维护蚕农利益 工业“三废”污染应以预防为主,特别是春蚕期发生过因工业污染而早成损失的地区,应更加重视这项工作。①控制污染源:对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污染企业应该在蚕期停产。②加强监测:除继续做好桑叶氟化物测定工作的同时,注意污染排放动态与蚕体生理反应,以便采取应对措施。③坚持小蚕用叶的清洗工作,污染严重地区可用2%石灰浆进行叶面添食,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五、警惕高温威胁,做好抗灾准备 高温闷热是影响秋蚕生产的主要危害。防止高温闷热恶劣气候的主要措施有:①适当调节发种时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四龄遇高温闷热恶劣气候的冲击。②防暑降温:采用蚕室四周搭凉棚、窗户挂湿布(毯)、蚕室地面洒凉水等办法降低湿内温度。③通风换气:四龄后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工作,坚持开门开窗养蚕,以减轻高温的危害。④三稀一低:做到室内蚕枱稀,蚕枱内蚕匾稀,蚕匾内蚕头数稀,蚕匾离地面低,并可适当提早落地。
  
  六、精心饲养管理,提倡科学养蚕 ①合理的温湿度:积极推广小蚕一日两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严格按小蚕一日两回育技术标准用温,特别要重视蚕室补湿工作。②稀放饱食:由于秋蚕自然温度高,蚕儿发育快,应该注意超前扩座和勤喂薄饲,以使蚕儿充分饱食。③叶质新鲜、优良:尽量早、晚采叶,避免日中采叶。不采黄叶、焦叶和泥水叶等不良桑叶。采后应合理储藏,避免桑叶干瘪、蒸热而变质。做到当天采当天吃,不吃隔夜叶。④及时分批提青,提高蚕儿发育整齐度。
  
  七、注重蚕期防病,减少蚕病发生 ①重视四龄前各龄起、眠蚕和四龄后每天例行的蚕体消毒。针对秋期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的实际情况,应该多用新鲜石灰消毒。②各龄起蚕进行抗生素叶面添食。③加强病弱个体蚕的淘汰及除沙工作,减少病原水平传播几率。④用“灭蚕蝇”500倍四龄期添食一次,五龄期第二、四天各添食一次,也可用“灭蚕蝇”300倍进行体喷。

信息来源:湖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