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蚕业领跑重庆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7-19 08:27:00
前不久,向仲怀院士率领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来黔,在实地考察了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蚕桑示范片后指出,黔江蚕业大有可为;市外经贸委常务副主任宋晓国调研黔江茧丝绸发展时说,黔江蚕业在规模、标准、质量等指标上,都代表着重庆市范围内的最高水平;目前,黔江蚕桑基建规模正在扩大,对蚕业的政策与技术支持正在加强,丝绸厂建设正在加快……种种信号表明,黔江蚕业在全市已经处于领跑地位。
蚕桑基地初具规模
2001年,黔江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西部大开发契机,开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国家“东桑西移”、“财政科技扶贫”和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全区已建成桑园5万亩,覆盖12个乡镇、83个村、460个组、21460户。新建桑园为“农桑”系列优质良桑种苗,基本上达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目的,现有桑园已开始初步投产。
近年来,区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出台了扶持蚕桑生产的优惠政策。对蚕农每新建1个小蚕共育室补助5000元,每新建1个室外养蚕大棚补助400元,每新推广1套纸板方格簇补助80元。目前,全区已累计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88个、新建室外养蚕大棚8043个、推广纸板方格簇200余万片。
2006年,黔江遭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影响,仍然实现产茧52万公斤。据悉,2007年春季全区养蚕6800张,产茧22万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和57.1%;夏季已发种6000张,可望实现产茧22.5万公斤左右;全年养蚕可实现25000张,产茧90万公斤,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武陵山”牌商标获注册
黔江区探索推广了“六化、五配套”的先进生产技术,改进了蚕茧收购办法,使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蚕茧烘炕设施,蚕茧质量已名列全市前茅,蚕茧上车率达到95%以上,解舒率达到68%-73%,茧丝长达到1000-1100米,缫丝毛折300公斤,干茧销价比周边区县高出3-5元/公斤。2005年10月,黔江区申报的“武陵山”牌优质蚕茧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注册。
黔江蚕业正待高飞
区政府大力扶持蚕业,区蚕业公司从2006年4月开始筹备启动丝绸工业加工项目。丝绸工业加工项目选址正阳工业园区,新征集体土地60亩,总规模4800绪自动缫丝、100台织绸机、50-100万套丝绸服装生产线,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工程为2400绪自动缫丝规模,投资3000万元,年产白厂丝200吨,绢纺原料80吨,蚕蛹24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坪”22作,预计2008年6月建成投产。
信息来源:华龙网
蚕桑基地初具规模
2001年,黔江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西部大开发契机,开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国家“东桑西移”、“财政科技扶贫”和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全区已建成桑园5万亩,覆盖12个乡镇、83个村、460个组、21460户。新建桑园为“农桑”系列优质良桑种苗,基本上达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目的,现有桑园已开始初步投产。
近年来,区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出台了扶持蚕桑生产的优惠政策。对蚕农每新建1个小蚕共育室补助5000元,每新建1个室外养蚕大棚补助400元,每新推广1套纸板方格簇补助80元。目前,全区已累计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88个、新建室外养蚕大棚8043个、推广纸板方格簇200余万片。
2006年,黔江遭受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影响,仍然实现产茧52万公斤。据悉,2007年春季全区养蚕6800张,产茧22万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和57.1%;夏季已发种6000张,可望实现产茧22.5万公斤左右;全年养蚕可实现25000张,产茧90万公斤,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武陵山”牌商标获注册
黔江区探索推广了“六化、五配套”的先进生产技术,改进了蚕茧收购办法,使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蚕茧烘炕设施,蚕茧质量已名列全市前茅,蚕茧上车率达到95%以上,解舒率达到68%-73%,茧丝长达到1000-1100米,缫丝毛折300公斤,干茧销价比周边区县高出3-5元/公斤。2005年10月,黔江区申报的“武陵山”牌优质蚕茧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注册。
黔江蚕业正待高飞
区政府大力扶持蚕业,区蚕业公司从2006年4月开始筹备启动丝绸工业加工项目。丝绸工业加工项目选址正阳工业园区,新征集体土地60亩,总规模4800绪自动缫丝、100台织绸机、50-100万套丝绸服装生产线,分两期建成。第一期工程为2400绪自动缫丝规模,投资3000万元,年产白厂丝200吨,绢纺原料80吨,蚕蛹24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坪”22作,预计2008年6月建成投产。
信息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