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广西象州县多措并举提高蚕茧质量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6-27 10:16:00
近年来,象州县把桑蚕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养蚕质量和效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而促进桑蚕业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县桑树面积从2000年的0.5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20.2万亩。2006年养蚕48.56万张,同比增长54.2%;鲜茧总产量38.75万担,同比增产15.152万担,增长64%,鲜茧产值也跃升到2006年的4.728亿元。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加强技术培训。桑蚕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在蚕室、蚕具、蚕体消毒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脓病、病毒性软化病、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等蚕病流行,轻则减产重则失收。为此,我县从发展种桑养蚕开始,就非常注重对农民群众进行桑蚕技术培训,并在全区率先制定和实施桑蚕生产标准化技术、引进多媒体设备用于桑蚕技术培训,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使群众掌握了桑蚕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7年来,全县共培训蚕农21.7万人次,为桑蚕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广良种。俗话说“良种是金”,象州县在发展桑蚕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县内土地、气候的特点,大力推广桂桑优12号、62号等优良品种,目前桑园良种面积占桑园总面积的90%以上,桑叶亩产量提高15%以上,而且桑叶的营养价值更加高。有了良种桑做基础,再加上推广桂蚕一号、两广二号等高产优质蚕种,良种蚕的饲养率达到99%,使我县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迅速提高,农民也从桑蚕业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仅2006年,种桑养蚕就使该县农民人均收入899.02元。

  解决桑蚕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在推广桑蚕技术培训过程中,农业局组织蚕业专家把养蚕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归纳,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蚕种催青和收蚁是很多蚕农觉得比较难掌握的技术,蚕业专家把技术要领总结为:前期给自然光照,见80%点青后遮光保持黑暗,收蚁当天早上除去遮光物感光,九点钟以前把小蚕收完,收蚁方法可采用纱纸桑引法或打落法。把技术难点逐一分解为几个主要的操作的步骤,并收集成册,印刷了18万份,免费分发给蚕农学习。

  禁止销售脱皮激素。部份蚕农为省工、省桑叶,用“蚕用脱皮激素”把蚕催熟吐丝,直接影响到茧丝质量。为杜绝脱皮激素的使用,我县一方面在培训蚕农时,向蚕农讲解滥用脱皮激素对发展桑蚕业的害处;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禁止在全县的市场上销售蚕用脱皮激素,并组织执法队经常深入各个乡镇的蚕药店进行检查和宣传。

  加强鲜茧收烘市场管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无证茧贩私自下村抢购鲜茧,蛊惑蚕农出售没有化蛹的蚕茧,致使市场上毛脚茧增多,对我县打造优质茧丝品牌战略构成严重影响。为打击茧贩的嚣张气焰,我县抽调农业、工商、税务、交警等部门的270多人,成立联合执法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贯穿整个收茧过程的整顿蚕茧市场行动,维护蚕茧市场经营秩序。

  由于象州县大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按照桑蚕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规范鲜茧市场秩序,使我县上市的鲜茧化蛹率达93%、上车茧率达90%、斤茧个数平均在343个左右,产品质量达到4A或4A级以上标准,树立了象州优质蚕丝的良好形象。

信息来源:象州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