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广西:积极行动起来 应对洪涝灾害 确保灾年桑蚕生产再创辉煌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6-20 10:16:00
今年6月份以来,我区的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尤其是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使桑蚕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截至目前为止,全区受灾桑园面积24929亩,占总面积的1.24%,成灾307亩约占0.02%,绝收460亩约占0.02%,120间蚕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损失鲜茧10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7.7万元。为了全面加强灾后桑蚕生产工作,把此次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今年桑蚕生产再创辉煌,现就如何加强灾后桑蚕生产的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洪涝灾害严重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是桑蚕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抗灾救灾、加强灾后桑蚕生产的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各级蚕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灾区指导蚕农搞好灾后恢复生产的补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密切关注未来天气走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暴雨再次来犯造成的损失。

  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灾后恢复桑蚕生产

  (一)、加强桑园管理 受洪水浸泡过的桑园,洪水退去后,应尽快排除桑园渍水,低洼桑园受内涝浸渍,应组织人力及时疏通渠道、尽快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树烂根;大水淹过的桑园,常有淤泥沉积,土壤容易板结,待土面稍干时要及时耕翻,打碎沉积泥块,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桑树长出新梢后要及时追肥,加强排灌管理。

  (二)、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被洪水淹过的蚕房,退水后应及时洗刷消毒,彻底清除淤泥和脏物。可用2%的新鲜石灰水或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生活房屋、养蚕房屋、周围场所及养蚕用具进行全面消毒(最好做到“三消一洗”),杀灭环境病原,防止病菌传播。

  (三)、备好养蚕用房 蚕房被洪水损坏的,应抓紧修好,养蚕房屋已倒塌的,可以建简易大棚来养蚕。建一个50平方米的简易大棚投资约1000元,结合使用简易蚕台或多层活动蚕台可进一步增加养蚕量,确保灾后能及时养蚕,弥补灾害损失。

  (四)、精心饲养,确保蚕茧产量和质量 洪灾可能造成部分桑叶短缺的现象,建议蚕农去弱留强,减少饲养量,同时由于灾后蚕区湿度较大,蚕病容易发生,要求蚕农要高度重视蚕病的防治工作。大蚕期间蚕室应注意通风排湿和除沙保洁,蚕头密度要稀。采用蚕台育的每天须除沙1次,除沙一般安排在早上进行,除沙前蚕座先撒新鲜石灰粉再加网喂叶,待蚕儿上网吃叶后再除沙;采用地面育的每天早上给叶前撒石灰粉,保持蚕座干燥并消毒蚕体。

  (五)、加强蚕沙管理,防止病原蔓延扩散 由于洪水的冲击,蚕沙四处扩散,此时消毒用水要特别注意,可适当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同时目前正值盛夏,灾区温度高、湿度大,病菌繁殖速度快,加上灾后环境凌乱,蚕沙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养蚕结束后清理出来的蚕沙要挖坑堆沤,充分发酵腐熟,杀灭病原。

  三、建立桑蚕病虫害预警机制,减少灾后病虫害发生

  通过实践总结,凡受过洪灾的桑园,往往会造成病虫害的爆发。2005年象州县“6.21”遭受特大洪灾后,局部地区桑蚕出现了桑斜蚊夜蛾、桑螟等的大暴发。同时洪灾后也将出现高温多湿的天气,可能出现中肠型脓病、血液型脓病、僵病、细菌病等。因此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预测预报体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努力实现桑蚕生产不减产、夺丰收。

信息来源:广西蚕业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