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召开蚕桑育苗现场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27 11:30:00
编者按:3月21日,蓬安召开了蚕桑育苗现场会,这是继1月5日召开的实施蚕桑“百万工程”动员会后的第二次专题蚕桑工作会,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召开两次专题会,充分表明县委、政府抓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希各地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实施。
蓬安召开蚕桑育苗现场会
3月21日,我县召开了蚕桑育苗现场会,会议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泽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各基地乡镇和有蚕桑专业村的非基地乡镇乡镇长,农业服务中心蚕桑干部,县级相关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主要有三个议程:一是参观金甲乡育苗现场,学习育苗栽桑技术,二是逗硬落实育苗栽桑任务,三是作好春蚕生产工作安排。
与会同志首先参观了金甲乡育苗现场,学习了他们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紧接着蚕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章俊文同志在会上讲了育苗栽桑技术。
会上,杜朝君副县长作了《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扎实推进蚕桑“百万工程”》的讲话,杜朝君副县长指出,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点就是培育产业,特别是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我县蚕桑产业有一定基础,产业链也较完整,既是我县传统产业,又是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我们一定要积极发展,要把思想统一到大力实施“百万工程”项目上来,迅速掀起桑树育苗热潮。
关于育苗栽桑任务,副县长杜朝君要求:
(一)目标任务不“缩水”。育苗栽桑任务要按照蓬委发[2006]59号文件《关于实施蚕桑“百万工程”项目的决定》中分解到各乡镇的目标任务规划落实,县上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乡镇要与各村和农户签订育苗栽桑合同,作出具体详细地规划,落实到户,落实到地块,实地丈量,温床育苗,按长5米、宽1.5米的标准,每床桑苗排栽0.5亩苗地或栽植5亩“一步成园”桑园计算,不打折扣,不“缩水”,确保面积落实。对蚕农育苗、栽桑、养蚕情况要建卡管理,以备市、县检查验收,兑现奖惩。
(二)质量技术不马虎。要科学育苗栽桑,提高科技含量,推行新技术、新方法。各乡镇回去以后,要按照今天的现场,推行营养团育苗、营养杯育苗、方格育苗等新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做好现场示范,乡镇要培训到户,乡镇领导和农技人员要学技术,懂技术。蚕业局要派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对各乡镇蚕桑工作进行督查。全县统一推广大行间作桑,以小苗定植“一步成园”为主,秋栽桑作补充,规格按2×6或2×(2+8)尺栽植。大面积育苗栽桑不能粗制滥糙,只图数量,不讲质量,不讲效益。
(三)管理责任不松懈。乡镇主要领导要分片负责,一般干部要驻村负责,村干部要分社、分户负责,育苗点、育苗户要有专人具体负责,要实行专业户育苗,决不允许分户育苗搞应付。桑种育下以后,要保持土壤湿度,加强肥培,科学管理,防高温烧苗,防病虫危害,确保大苗、壮苗栽植。
(四)育栽时间不推迟。桑树育苗时间从3月20日开始,4月10日前结束,排栽或小苗定植时间5月10日开始,5月20日前结束,如排栽时间推迟,遇高温干旱,将影响成活率。
(五)快速调种不拖延。各乡镇要按照每育一亩苗0.2斤种每斤桑种250元的标准,交回购桑种子款,保证桑种调运。
关于今年春蚕生产,副县长杜朝君指出: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桑树资源订足春蚕种。今年全县计划发种2.5万张,产茧82.5万公斤,其中春季发种0.8万张,比去年增发蚕种2000余张,经调查,按照现有保存下来的桑树,桑叶全部利用起来养蚕,完全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大量外出务工户、缺劳户,因缺劳力,有桑无人管,有桑不养蚕,或桑树多,养蚕少,桑叶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浪费。解决这个问题,要学习龙蚕镇的做法,成立土地承包流转中心,由镇、村干部出面协调,将缺劳、缺技术农户的桑树转包给有能力、有劳力、有技术的蚕桑专业户养蚕,双方都可以获利,这是个好办法,值得借鉴。县蚕业局要严把蚕种关,要严格执法,蚕农直接到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蚕桑干部处订种,坚决打击无证经营的“种贩子”,加大蚕种执法力度,保证正渠道经营,防止伤农、坑农事件发生。
二是加强桑树施肥和病虫防治。去冬今春以来,我县绝大部分桑园进行了修枝整型、翻耕、除草、刷白干等工作,目前,我们要集中力量抓施春肥和桑树病虫防治。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迅速行动,做好桑树施肥工作。龙蚕镇和兴旺镇对施春肥这项工作就抓得早,抓得好。今年是一个暖冬气候,各种作物病虫害都比较严重,桑树病虫害也不例外,病虫害对桑叶的危害损失不可低估,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技术指导。
三是要加强蚕桑技术培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发展好蚕桑产业,就必须培养一批管桑养蚕的技术能人,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蚕桑业主、蚕桑大户,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农户。因此,发展蚕桑产业,技术培训要先行,要把桑园高产栽培技术、养蚕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如实教给蚕农,使他们从中受益。技术培训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以乡镇或村、片区办技术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讲解,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浅显易懂的技术资料等。技术培训这项工作,县蚕业局、乡镇农服中心要唱主角,送技术下村社,指导技术到户,切实搞好服务。
最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泽林同志强调指出:
与会同志回去后,要及时组织研究,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合理安排工作力量,实行包片包村负责,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到蚕桑育苗和抓好春茧生产工作中去。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多渠道、多层面宣传蚕桑育苗技术要点,不但要教会干部,更要教会群众,让每一户养蚕户都有一个栽桑养蚕明白人。要切实抓好示范现场建设,增强现场的说服力和带动力,以点带面,促进基地乡镇、基地村蚕桑育苗工作的大面积推进。要紧紧抓住丝绸行业国际市场价格回升的良好机遇,把握春季养蚕风险小、蚕茧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多订种、多养蚕。同时,要把握今年的气候特点,加强桑园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会议同时要求,各乡镇从3月25日开始,每3天要向蚕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一次育苗进度,对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县农工办、目标办、蚕业局要组织督查组,分片区到基地乡镇督查,定期不定期挂牌通报,凡4月10日前未完成育苗任务的乡镇,乡镇党委政府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
信息来源: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
蓬安召开蚕桑育苗现场会
3月21日,我县召开了蚕桑育苗现场会,会议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泽林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各基地乡镇和有蚕桑专业村的非基地乡镇乡镇长,农业服务中心蚕桑干部,县级相关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主要有三个议程:一是参观金甲乡育苗现场,学习育苗栽桑技术,二是逗硬落实育苗栽桑任务,三是作好春蚕生产工作安排。
与会同志首先参观了金甲乡育苗现场,学习了他们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紧接着蚕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章俊文同志在会上讲了育苗栽桑技术。
会上,杜朝君副县长作了《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扎实推进蚕桑“百万工程”》的讲话,杜朝君副县长指出,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点就是培育产业,特别是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我县蚕桑产业有一定基础,产业链也较完整,既是我县传统产业,又是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我们一定要积极发展,要把思想统一到大力实施“百万工程”项目上来,迅速掀起桑树育苗热潮。
关于育苗栽桑任务,副县长杜朝君要求:
(一)目标任务不“缩水”。育苗栽桑任务要按照蓬委发[2006]59号文件《关于实施蚕桑“百万工程”项目的决定》中分解到各乡镇的目标任务规划落实,县上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乡镇要与各村和农户签订育苗栽桑合同,作出具体详细地规划,落实到户,落实到地块,实地丈量,温床育苗,按长5米、宽1.5米的标准,每床桑苗排栽0.5亩苗地或栽植5亩“一步成园”桑园计算,不打折扣,不“缩水”,确保面积落实。对蚕农育苗、栽桑、养蚕情况要建卡管理,以备市、县检查验收,兑现奖惩。
(二)质量技术不马虎。要科学育苗栽桑,提高科技含量,推行新技术、新方法。各乡镇回去以后,要按照今天的现场,推行营养团育苗、营养杯育苗、方格育苗等新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做好现场示范,乡镇要培训到户,乡镇领导和农技人员要学技术,懂技术。蚕业局要派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对各乡镇蚕桑工作进行督查。全县统一推广大行间作桑,以小苗定植“一步成园”为主,秋栽桑作补充,规格按2×6或2×(2+8)尺栽植。大面积育苗栽桑不能粗制滥糙,只图数量,不讲质量,不讲效益。
(三)管理责任不松懈。乡镇主要领导要分片负责,一般干部要驻村负责,村干部要分社、分户负责,育苗点、育苗户要有专人具体负责,要实行专业户育苗,决不允许分户育苗搞应付。桑种育下以后,要保持土壤湿度,加强肥培,科学管理,防高温烧苗,防病虫危害,确保大苗、壮苗栽植。
(四)育栽时间不推迟。桑树育苗时间从3月20日开始,4月10日前结束,排栽或小苗定植时间5月10日开始,5月20日前结束,如排栽时间推迟,遇高温干旱,将影响成活率。
(五)快速调种不拖延。各乡镇要按照每育一亩苗0.2斤种每斤桑种250元的标准,交回购桑种子款,保证桑种调运。
关于今年春蚕生产,副县长杜朝君指出: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桑树资源订足春蚕种。今年全县计划发种2.5万张,产茧82.5万公斤,其中春季发种0.8万张,比去年增发蚕种2000余张,经调查,按照现有保存下来的桑树,桑叶全部利用起来养蚕,完全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大量外出务工户、缺劳户,因缺劳力,有桑无人管,有桑不养蚕,或桑树多,养蚕少,桑叶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浪费。解决这个问题,要学习龙蚕镇的做法,成立土地承包流转中心,由镇、村干部出面协调,将缺劳、缺技术农户的桑树转包给有能力、有劳力、有技术的蚕桑专业户养蚕,双方都可以获利,这是个好办法,值得借鉴。县蚕业局要严把蚕种关,要严格执法,蚕农直接到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蚕桑干部处订种,坚决打击无证经营的“种贩子”,加大蚕种执法力度,保证正渠道经营,防止伤农、坑农事件发生。
二是加强桑树施肥和病虫防治。去冬今春以来,我县绝大部分桑园进行了修枝整型、翻耕、除草、刷白干等工作,目前,我们要集中力量抓施春肥和桑树病虫防治。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迅速行动,做好桑树施肥工作。龙蚕镇和兴旺镇对施春肥这项工作就抓得早,抓得好。今年是一个暖冬气候,各种作物病虫害都比较严重,桑树病虫害也不例外,病虫害对桑叶的危害损失不可低估,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技术指导。
三是要加强蚕桑技术培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发展好蚕桑产业,就必须培养一批管桑养蚕的技术能人,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蚕桑业主、蚕桑大户,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农户。因此,发展蚕桑产业,技术培训要先行,要把桑园高产栽培技术、养蚕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如实教给蚕农,使他们从中受益。技术培训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以乡镇或村、片区办技术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示范讲解,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浅显易懂的技术资料等。技术培训这项工作,县蚕业局、乡镇农服中心要唱主角,送技术下村社,指导技术到户,切实搞好服务。
最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冯泽林同志强调指出:
与会同志回去后,要及时组织研究,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合理安排工作力量,实行包片包村负责,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到蚕桑育苗和抓好春茧生产工作中去。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多渠道、多层面宣传蚕桑育苗技术要点,不但要教会干部,更要教会群众,让每一户养蚕户都有一个栽桑养蚕明白人。要切实抓好示范现场建设,增强现场的说服力和带动力,以点带面,促进基地乡镇、基地村蚕桑育苗工作的大面积推进。要紧紧抓住丝绸行业国际市场价格回升的良好机遇,把握春季养蚕风险小、蚕茧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多订种、多养蚕。同时,要把握今年的气候特点,加强桑园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会议同时要求,各乡镇从3月25日开始,每3天要向蚕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一次育苗进度,对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县农工办、目标办、蚕业局要组织督查组,分片区到基地乡镇督查,定期不定期挂牌通报,凡4月10日前未完成育苗任务的乡镇,乡镇党委政府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
信息来源: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