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蚕桑生产继续增产增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2-15 11:21:00
2006年,全国蚕桑生产呈现了蚕种饲养增、产茧总量增、收购茧量增、茧款收入增、蚕农收入增的“五增”佳绩,蚕农增收、蚕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蚕桑生产大幅增产。最近,中国蚕业信息网办公室对广西、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广东、重庆、安徽、云南、湖北、陕西、湖南、江西、河南、山西、贵州和宁夏等17个省(区、市)的调查预计,2006年桑园面积为1259万亩,比2005年增加97万亩,增8.3%;全年发种量1968万张,比上年增长14.1%;生产蚕茧73.9万吨,比上年增产11.7万吨,增长18.8%。其中增幅较大的广东由上年的3.43万吨增加到6.87万吨,增长100.3%;广西由上年的14.84万吨增加到18.56万吨,增长25.1%;江苏由上年的10.05万吨增加到11.78万吨,增长17.2%;浙江由上年的8.02万吨增加到9.29万吨,增长15.8%;云南由上年的2.25万吨增加到2.8万吨,增长24.4%;贵州由上年的1.69万吨增加到2.44万吨,增长44.4%。
二、蚕茧质量好于往年。据反映,山东、江苏、浙江等主产省茧质与历史同期最好年份相近。浙江省全年茧质总体呈现“三高、二低”的特点,即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解舒率比去年明显提高,茧层率、内印茧率比去年低。春茧、夏茧茧质与上年基本接近,特别是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茧层率等主要指标,都具有明显提高。广西区方格蔟应用率已达到51.3%,蚕茧质量比上年有所提高,生丝等级已达到3A、4A级,环江、蒙山、东兰、浦北等县的缫丝厂约有10-15%的生丝达到5A级。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蚕茧个体较大,茧层率、解舒率、光泽度都比较好。
三、收购价格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收购桑蚕茧51.3万吨,比上年增加9.4万吨,增长22.5%。全国所有产区收购价格均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再创历史新高。春期统茧均价基本在每50公斤950-1250元之间,个别省份达到1400多元;夏秋期基本在每50公斤1000-1320元之间, 个别省份达到1600多元,比上年提高15-30%。统茧均价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山东(春期最高达1480元)、江苏(夏秋期最高达1634元)、浙江(夏秋期最高达1451元)。
四、茧农收入大幅增加。初步匡算,仅收购春茧使全国蚕农增收15亿多元。如江苏省全年蚕茧统茧均价每50公斤1520元,比上年增加30%,蚕农收入达36亿元,比上年增加53%。广西全区蚕农售茧收入达44.86亿元,同比增长52.9%;全区养蚕农户76.27万户,户均养蚕收入达5882元。
五、今年生产种源充足。2006年全年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947万张,比上年增产332万张,增20.5%。增产较多的有广西增114万张、江苏增59万张、浙江增43万张、四川增34万张。因此,今年全国蚕桑生产种源充足,只要地区间及早调剂,完全可以保证优质蚕种供应。
另据了解,由于近年来茧丝绸行情持续上扬,蚕茧收购价屡创新高,蚕种生产成本逐年提高,部分主产省适当调整了蚕种销售价格。四川省桑蚕原种出场价调整为每张90元,桑蚕一代杂交种出场价调整为每张21.5元,对农民销售价为每张23元;陕西省原种销售价每张调整到80元,一代杂交种出场价每张调整到33元,零售价每张调整到35元;浙江省将一代杂交种最高限价确定为40元,建议蚕种收购结算价调整为每张30元,冷藏、浸酸收费标准调整为每张0.70元;江苏省将一代杂交种调整为每张39元。
信息来源:农业部经济作物处
一、蚕桑生产大幅增产。最近,中国蚕业信息网办公室对广西、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广东、重庆、安徽、云南、湖北、陕西、湖南、江西、河南、山西、贵州和宁夏等17个省(区、市)的调查预计,2006年桑园面积为1259万亩,比2005年增加97万亩,增8.3%;全年发种量1968万张,比上年增长14.1%;生产蚕茧73.9万吨,比上年增产11.7万吨,增长18.8%。其中增幅较大的广东由上年的3.43万吨增加到6.87万吨,增长100.3%;广西由上年的14.84万吨增加到18.56万吨,增长25.1%;江苏由上年的10.05万吨增加到11.78万吨,增长17.2%;浙江由上年的8.02万吨增加到9.29万吨,增长15.8%;云南由上年的2.25万吨增加到2.8万吨,增长24.4%;贵州由上年的1.69万吨增加到2.44万吨,增长44.4%。
二、蚕茧质量好于往年。据反映,山东、江苏、浙江等主产省茧质与历史同期最好年份相近。浙江省全年茧质总体呈现“三高、二低”的特点,即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解舒率比去年明显提高,茧层率、内印茧率比去年低。春茧、夏茧茧质与上年基本接近,特别是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茧层率等主要指标,都具有明显提高。广西区方格蔟应用率已达到51.3%,蚕茧质量比上年有所提高,生丝等级已达到3A、4A级,环江、蒙山、东兰、浦北等县的缫丝厂约有10-15%的生丝达到5A级。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蚕茧个体较大,茧层率、解舒率、光泽度都比较好。
三、收购价格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收购桑蚕茧51.3万吨,比上年增加9.4万吨,增长22.5%。全国所有产区收购价格均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再创历史新高。春期统茧均价基本在每50公斤950-1250元之间,个别省份达到1400多元;夏秋期基本在每50公斤1000-1320元之间, 个别省份达到1600多元,比上年提高15-30%。统茧均价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山东(春期最高达1480元)、江苏(夏秋期最高达1634元)、浙江(夏秋期最高达1451元)。
四、茧农收入大幅增加。初步匡算,仅收购春茧使全国蚕农增收15亿多元。如江苏省全年蚕茧统茧均价每50公斤1520元,比上年增加30%,蚕农收入达36亿元,比上年增加53%。广西全区蚕农售茧收入达44.86亿元,同比增长52.9%;全区养蚕农户76.27万户,户均养蚕收入达5882元。
五、今年生产种源充足。2006年全年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947万张,比上年增产332万张,增20.5%。增产较多的有广西增114万张、江苏增59万张、浙江增43万张、四川增34万张。因此,今年全国蚕桑生产种源充足,只要地区间及早调剂,完全可以保证优质蚕种供应。
另据了解,由于近年来茧丝绸行情持续上扬,蚕茧收购价屡创新高,蚕种生产成本逐年提高,部分主产省适当调整了蚕种销售价格。四川省桑蚕原种出场价调整为每张90元,桑蚕一代杂交种出场价调整为每张21.5元,对农民销售价为每张23元;陕西省原种销售价每张调整到80元,一代杂交种出场价每张调整到33元,零售价每张调整到35元;浙江省将一代杂交种最高限价确定为40元,建议蚕种收购结算价调整为每张30元,冷藏、浸酸收费标准调整为每张0.70元;江苏省将一代杂交种调整为每张39元。
信息来源:农业部经济作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