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丝绸有意重组湖南丝绸 南丝绸产业带轮廓初现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2-06 09:52:00
2007年2月1日,湖南丝绸公司72%股权的转让公告挂上湖南省产权交易所网站。
“意向买家中,广东丝绸的呼声最高。”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就重组一事,双方的确有频繁接触,且很深入。”湖南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
在刚刚入主广西丝绸之后,广东丝绸又开始酝酿重组湖南丝绸,一条南方丝绸产业之路已然清晰描出。
“这边把合作协议寄送到广东了,只等对方签字。”湖南省丝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陈替益在电话中谨慎承认双方合作意向。不过,陈替益也表示,尽管广东丝绸集团公司是目前最有可能的合作对象,但“有意”湖南丝绸公司重组的对象不止广东丝绸一个。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尚有变数”。
广东丝绸(集团)公司办公室一位谢姓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双方“还在谈,应该不用太久了。”
资料表明,湖南省丝绸公司成立于1984年2月,是省国资委直属的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蚕茧、丝类、绸缎、丝绸服装、纺织品和各类服装的进出口业务。
“此次资产出让是根据国资委的相关精神进行的。”陈替益表示。按照湘国资产权〔2007〕19号批复文件,丝绸公司净资产共折为2000万股。其中,560万股股权无偿划转至湖南兴湘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此次公开转让的是剩下的1440万股,转让价格不低于人民币1440万元。分1000万股和440万股两部分进行公开挂牌转让。
其中,440万股股权转让规定,“丝绸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记者获悉,公司部分管理层已拟参与这部分股权的受让。
而此次重组改革的关键,是剩下1000万股到底花落谁家。
事实上,就湖南丝绸公司合作之事,湖南方面已和广东丝绸进行过数次亲密接触。
2006年12月中旬,湖南省国资委主任莫德旺在长沙会见了广东省丝绸公司董事长蔡高声一行。之后,湖南方面高层也前往广东丝绸公司进行考察。
“双方的成功合作,不仅是对湖南省丝绸公司,对整个湖南省丝绸、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数轮交流后,省国资委网站发文章如此展望双方的合作前景。双方就两省丝绸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湖南方面已拟定了一份合作协议,并寄至广东丝绸公司手里,“只待签字”。
在湖南丝绸股权转让说明中,湖南丝绸定下了1000万股股权受让门槛。其中包括受让方须为丝绸纺织进出口行业企业,“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等条件。
“从目前看来,广东丝绸公司的确是最符合‘湖南标准’的对象。”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据悉,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2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2005年出口额为15.8亿美元,居全国出口企业第34位,全国丝绸纺织企业出口第1位。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66位。
“双方的成功合作,将对湖南省丝绸公司乃至湖南省丝绸、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湖南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如是认为。
[相关链接]
借力广东,湖南丝绸有望迅速重振
由广东丝绸公司主导的南方丝绸产业带已浮现轮廓。
2007年1月30日,广东丝绸公司作为主要的出资方,正式重组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随后记者获知其要重组湖南丝绸的消息。
“广东丝绸能够顺利挺进广西,乃至今后可能落脚湖南,最主要得益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陈替益认为。而“广东主导”的野心事实上早已显现:2006年8月,广东丝绸珠三角区域总部在佛山成立,其总部所在地广州升格为全国营运中心,同时提出了建立泛珠三角等区域总部的设想。
“湖南将是南方丝绸产业带中重要部分。而借力广东,湖南丝绸也有望迅速重振雄风。”业内人士认为。
80年代,湖南的茧丝(丝绸原材料)产量和广西、江西以及湖北等省份不相上下,但前些年在发展速度上却呈落后态势。目前上述先进省份年茧丝产量都已经达到1.5万吨以上。而2006年一次初步统计,湖南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
而根据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湖南有望与其它中西部地区一样,成为中国蚕桑业的中心区域。蚕桑业也列入2005年《湖南省八大农产品发展规划》。
“广东丝绸打造全国丝绸纺织业中最大航母目标的实现,必然要延伸其产业链。”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已挂牌重组广西丝绸,以及意向中的重组湖南丝绸,这些动作“不仅是资本的战略结合,也是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战略重要动作”。
陈替益透露,湖南丝绸谋划已久的“丝绸产业园”也有望随着未来的企业重组而启动。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意向买家中,广东丝绸的呼声最高。”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就重组一事,双方的确有频繁接触,且很深入。”湖南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
在刚刚入主广西丝绸之后,广东丝绸又开始酝酿重组湖南丝绸,一条南方丝绸产业之路已然清晰描出。
“这边把合作协议寄送到广东了,只等对方签字。”湖南省丝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陈替益在电话中谨慎承认双方合作意向。不过,陈替益也表示,尽管广东丝绸集团公司是目前最有可能的合作对象,但“有意”湖南丝绸公司重组的对象不止广东丝绸一个。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尚有变数”。
广东丝绸(集团)公司办公室一位谢姓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双方“还在谈,应该不用太久了。”
资料表明,湖南省丝绸公司成立于1984年2月,是省国资委直属的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蚕茧、丝类、绸缎、丝绸服装、纺织品和各类服装的进出口业务。
“此次资产出让是根据国资委的相关精神进行的。”陈替益表示。按照湘国资产权〔2007〕19号批复文件,丝绸公司净资产共折为2000万股。其中,560万股股权无偿划转至湖南兴湘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此次公开转让的是剩下的1440万股,转让价格不低于人民币1440万元。分1000万股和440万股两部分进行公开挂牌转让。
其中,440万股股权转让规定,“丝绸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记者获悉,公司部分管理层已拟参与这部分股权的受让。
而此次重组改革的关键,是剩下1000万股到底花落谁家。
事实上,就湖南丝绸公司合作之事,湖南方面已和广东丝绸进行过数次亲密接触。
2006年12月中旬,湖南省国资委主任莫德旺在长沙会见了广东省丝绸公司董事长蔡高声一行。之后,湖南方面高层也前往广东丝绸公司进行考察。
“双方的成功合作,不仅是对湖南省丝绸公司,对整个湖南省丝绸、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数轮交流后,省国资委网站发文章如此展望双方的合作前景。双方就两省丝绸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湖南方面已拟定了一份合作协议,并寄至广东丝绸公司手里,“只待签字”。
在湖南丝绸股权转让说明中,湖南丝绸定下了1000万股股权受让门槛。其中包括受让方须为丝绸纺织进出口行业企业,“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等条件。
“从目前看来,广东丝绸公司的确是最符合‘湖南标准’的对象。”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据悉,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2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2005年出口额为15.8亿美元,居全国出口企业第34位,全国丝绸纺织企业出口第1位。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66位。
“双方的成功合作,将对湖南省丝绸公司乃至湖南省丝绸、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湖南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如是认为。
[相关链接]
借力广东,湖南丝绸有望迅速重振
由广东丝绸公司主导的南方丝绸产业带已浮现轮廓。
2007年1月30日,广东丝绸公司作为主要的出资方,正式重组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随后记者获知其要重组湖南丝绸的消息。
“广东丝绸能够顺利挺进广西,乃至今后可能落脚湖南,最主要得益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陈替益认为。而“广东主导”的野心事实上早已显现:2006年8月,广东丝绸珠三角区域总部在佛山成立,其总部所在地广州升格为全国营运中心,同时提出了建立泛珠三角等区域总部的设想。
“湖南将是南方丝绸产业带中重要部分。而借力广东,湖南丝绸也有望迅速重振雄风。”业内人士认为。
80年代,湖南的茧丝(丝绸原材料)产量和广西、江西以及湖北等省份不相上下,但前些年在发展速度上却呈落后态势。目前上述先进省份年茧丝产量都已经达到1.5万吨以上。而2006年一次初步统计,湖南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
而根据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湖南有望与其它中西部地区一样,成为中国蚕桑业的中心区域。蚕桑业也列入2005年《湖南省八大农产品发展规划》。
“广东丝绸打造全国丝绸纺织业中最大航母目标的实现,必然要延伸其产业链。”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已挂牌重组广西丝绸,以及意向中的重组湖南丝绸,这些动作“不仅是资本的战略结合,也是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战略重要动作”。
陈替益透露,湖南丝绸谋划已久的“丝绸产业园”也有望随着未来的企业重组而启动。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