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一届四次理事会纪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2-05 10:13:00

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一届四次理事会于2007年1月8日下午在浙江华泰丝绸有限公司召开。会长费建明,副会长颜美玲、赵之毅、骆继昌,理事王中华、黄骏及许泉森(代表周文峰副会长)、张祖琴(代表李建华副会长)、叶可进(代表叶大荣理事)、尹建钢(代表叶文理事)出席会议。理事叶百镏、阮根尧因事缺席。杭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佳佳及葛卫平,杭州市经委法规与产业政策处处长施海岩应邀出席了会议。
理事会由费建明会长主持。会议主要议程:(一)回顾总结2006年的主要工作;(二)讨论审议2007年的工作要点;(三)关于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请单位与项目汇总情况;(四)关于如何参与杭州“丝绸之府”商场、打造杭州丝绸精品店(展示中心);(五)关于《中国丝绸诗歌选》发行工作。
协会秘书长任东毛首先对2006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他说: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自2006年4月20日成立到年底,运作了七个多月时间,期间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紧扣行业实际,适时组织召开“丝价走势讨论会”。去年上半年,作为丝绸行业主要原料的茧丝价格暴涨暴跌,对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与损害,它直接关系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为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及早采取调控对策,协会在七月中旬组织召开了“丝价走势讨论会”,会议沟通了上半年丝绸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交流了茧丝绸市场的信息与价格趋势,提出了一些稳定丝价的建议和看法。会上,省丝绸协会、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领导的讲话和协会会长、副会长的主题发言,对与会人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协会内24家制丝、织造、印染、服装、纺机及会展公司的代表共38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沈坚副市长在看了《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丝价走势讨论会纪要》后作了如下批示:“这种形式的会很好,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应坚持下去。”
2、发动会员企业积极参与“丝博会”、“丝绸文化节”等相关活动。2006年的“丝博会”作为商务部六大精品品牌展会之一,是商务部组织的品牌万里行活动的一个重要站点,也是我市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重要载体。根据沈坚副市长去年4月25日主持召开2006年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有关工作的专题会议精神,协会动员所属企业,尤其是有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积极报名参加,并协同杭州喜得宝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做好招展落实工作,使协会所属企业参加展位达90余个。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市贸促会共同承办了“2006中国(杭州)丝绸文化节”,协会内会员企业浙江华泰丝绸有限公司、杭州新丝绸人家服饰有限公司、达利(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为大型时装秀“天下河坊”提供了丝绸面料与服装的制作.此外,我们还协同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了设计师沙龙——“西湖沙龙”,协会内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时装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委派面料、印染、花样、服装设计师一道参与,期间,全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教授亲临传授指导,与会者的交流发言,使设计师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为他们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
3、结合丝绸行业特色与发展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协会本着服务企业,促进行业发展的宗旨,2006年一共安排并实施了四期培训,主要突出了以下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企业创新,力求与国际接轨,我们邀请了意大利丝绸行业专家Daniele Furlan来作专题培训讲座,进行国内外丝绸文化、理念的交流与行业发展现状、相互优势的比较;以拓展企业家的思路;二是针对目前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对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包括:《生丝》国家标准、《桑蚕绢丝》行业标准、《桑蚕丝织物》国家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丝绸服装》国家标准等等,使学员进一步明确基础性原料对丝绸品质的影响、丝绸产品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及国内外丝绸服装的发展趋势等,以推动产业向高标准发展。考虑到协会成立时间不长,为凝聚人气,体现服务精神,增强吸引力,06年我们举办的四期培训都是免费的,包括学员听课、分发资料讲义,直至免费提供工作午餐。此外,协会还帮助会员企业组织客户培训,介绍杭州丝绸的历史,杭州丝绸产业的现状和优势,以及对丝绸产品的鉴别、洗涤与保养,回答客户提出的各类问题,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4、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会员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为进一步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促进杭州丝绸与女装产业优化升级,构筑丝绸与女装产业优势,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若干意见》精神,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对产业发展带动性强的公共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各类研讨交流活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名牌创建、产品开发创新、产业基地建设及“丝绸之府”、“女装之都”推广宣传等。为鼓励协会内会员企业积极承担战略委员会提出的建设项目,争取政策扶持,我们于2006年11月9日发出通知,请各有关单位抓紧组织论证,协会将对其中有价值的项目向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推荐、转报,努力为会员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截止12月底,我们共汇集18个单位28个项目转报给市经委纺织服装处,待专家评审后进行平衡并列入2007年的财政预算。
5、探寻中国古丝绸文化与国际时尚的渊源与交融,策划“丝绸文化之旅”活 动。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若干意见》和丝绸女装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探寻中国古丝绸文化与国际丝绸时尚的渊源与交融,加强杭州与国内外在丝绸文化、产业、品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杭州丝绸文化和服装的符号、元素,进一步宣传、弘扬杭州“丝绸之府”,协会在去年六月拟订了《“丝绸文化之旅”活动方案》。初步设想:以杭州为“丝绸文化之旅”的起点,集聚有关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杭州丝绸的文化底蕴与传统脉络,认识杭州丝绸传承发扬中国丝绸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随后,沿古代丝绸之路探寻古代中国丝绸的盛衰,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座谈,搭建东中西部对接交流平台,扩大杭州“丝绸之府”的影响;最后,赴意大利、法国等地,接触国际丝绸最新时尚,与先进的丝绸印染、服装企业及国际丝绸协会进行支流,了解中国丝绸的差距、落后的原因,探寻国际丝绸时尚的灵魂、核心技术与竞争力所在,培育丝绸自主品牌,宣传“中国丝绸之府”:——杭州。方案出来后,受到了市政府领导和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高度重视,,沈坚副市长对活动方案专门作了批示,指出:“此建议很好,活动很有必要”,并对活动有关准备工作作了具体指示。市委政研室为我们的活动方案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论证,胡征宇副秘书长指出,这不仅是一个协会的活动,也是政府的活动,并为此组织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新观察机构、浙江广电集团有关专家进行专门策划。目前,关于《2007年“丝绸文化之旅”活动总体策划方案》已经出来,待市委、市政府领导审定后即可组织实施。
6、弘扬杭州丝绸文化,筹划出版《中国丝绸诗歌选》。为加强杭州丝绸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宣传杭州“丝绸之府”以凸显杭州的城市特色,去年七月,协会结合"丝绸文化之旅"活动,筹划出版《中国丝绸诗歌选》,得到了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我们请原《杭州丝绸志》主编程长松负责选注,共收集自先秦、汉、唐、宋以来及近代至今诗歌作品160多首,涉及作者近百人,这些诗歌虽然创作年代不同,体裁也各有差异,但都围绕丝绸这个大题目,言丝绸人之志,抒丝绸人之情,记丝绸人之事,此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丝绸文化的一项空白。我们还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为本书题词:“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请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瞿翕武题写《中国丝绸诗歌选》书名,请副市长、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市丝绸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沈坚为本书作序。该书已于去年十月由杭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2006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与2006国际丝绸论坛上首发给国内外嘉宾与业内同行,受到了普遍的赞许和好评。
7、依靠各会员企业,认真完成政府有关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能认真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有关工作,包括:(1)为贯彻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会议精神,加强东西部交流合作,推动茧丝绸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去年五月,我们落实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杭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派员前往云南保山地区参加考察,了解信息。(2)参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建立企业及特色街区调研基地活动,促进政企沟通,开展信息交流。(3)落实会员单位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与研讨、交流活动,如:落实参加中国首届十大杰出培训师蔡丹红老师关于中小企业营销渠道设计培训,组织参加市知识产业局举办的专利实务培训,动员协会内13家企业50余人参加"休博会"百城馆经济交流活动,落实行业内15家丝绸服装企业参加"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高级时装定制国际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关于编制“行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研讨会,落实人员参加纺织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专题讲座,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来杭举办的香港设计营商周交流活动,承办建国北路与文晖路交叉口西北侧大型户外外打灯广告并出资,落实有关会员企业参加2006杭州工业招商洽谈会(日本组团来参加),参与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基地、丝绸与女装特色街区“十一五”发展纲要论证,参加2006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杭州女表商务团活动,协同市科拉局、浙江理工大学开展"杭州丝绸和女装产业自主创新调查",参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立法征求意见,拟订关于组织评选"杭州丝绸产业最具竞争潜力5强企业"活动评价体系,组织召开会员企业代表座谈会,探讨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对是否整合"丝博会"和"女装展’资源提出建议等。
8、注重协会自身建设,制订《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服务指南》。去年我们在协会自身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市经委法规与产业政策处、纺织服装处)和登记管理机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领导与监督,经常向他们汇报工作,接受指导;二是协会刚成立,就召开会长、副会长会议,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明确开展协会工作的思路及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并坚持每季召开一次协会理事会,讨论确定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三是协会运作初期,先后去杭派女装商会、杭州市服装协会、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杭州市纺织行业协会等兄弟协会登门求教,学习开展协会工作的经验与方法;四是走访会员企业,了解他们对协会工作的需求并听取意见,协会秘书长去年七个多月时间共走访会员企业近40家;五是认真参加市经委所属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秘书长会议和市民政局组织的杭州市民间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对协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六是制订了《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服务指南》,既用于自律,也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协会的服务导向,以增强协会的吸引力;七是撰写《杭州民间组织年鉴》涉及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的组织简介,做好编制《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联系名录》等基础工作;八是借助《丝绸网》等网络平台,报道协会动态,扩大协会的影响;九是发展新会员单位,扩大协会组织,至今会员单位已从刚成立时的39家扩展到71家。
关于2006年协会工作的不足之处,一是会员单位的发展工作还显得比较缓慢,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二是协会专职工作人员至今尚只有一个人,由于人少事多,工作做得还不够细;三是为会员企业服务的深度还不够,电话联系多,上门服务少.所有这些,有待于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改进.
费建明会长接着说,2006年的工作刚才已经作了全面回顾,下面重点讨论、审议2007年的工作要点,关于工作要点的提纲,在会议通知中已经发给大家,具体工作我再作一些说明:
1、关于东西方丝绸文化对比研究与"丝绸文化之旅"活动。前面已经讲到,去年我们搞了"丝绸文化之旅"的前期策划工作,现在活动的总体策划方案已经出来,主题是“丝绸杭州,品质生活”,活动口号是:“中国丝绸之都,品质生活之城”。该活动立足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以提升杭州城市整体形象和杭州丝绸女装品牌为目标,以东西方丝绸文化内涵和现代生活时尚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内容,加强与国际时尚域市、先进丝绸印染、服装企业以及国际丝绸协会在丝绸文化、设计、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接触和吸收国际丝绸服装产业最新潮流和时尚.活动主办单位为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协办单位是杭州杭派女装商会、杭州市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指导单位有: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外事办公室、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市对外宣传办公室等。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2007行动计划》,该项目总预算为920万元,其中500万元申请市政府予以财政资助,420万元将由协会通过社会化运作进行筹集.因此,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一定要把它做好。
2、组织“推动茧丝绸良性发展调研”活动。茧丝绸价格走势直接关系着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茧丝价格波动过大,会对产业链带来很大的损害和影响,如何采取措施,使其良性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协会拟请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院校组织专家调研活动,并将调研结果报送省经贸委、国家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办公室等,进一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得到他们的支持,以期解决调控办法,推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按"服务指南"承诺,为会员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上次在富阳召开的一届三次理事会上,我们审议并通过了《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服务指南》,包括组织行业会展、提供咨询服务、传递产业信息、开展各类培训、申报资助项目等等,特别是最近各单位报来的"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资金项目",要积极去争取,审批落实情况,要及时与会员单位进行沟通,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同时,还要尽可能深入会员企业,进行上门服务,并争取他们对协会工作的支持。
4、拟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贸投资企业服装分会开展联席活动。萧山外贸投资企业服装分会是去年六月才成立的,其中多数是丝绸服装企业,不少人认为丝绸与女装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为推动丝绸与女装的结合,以达到共同发展,协会打算在今年上半年与他们组织一次联席活动,主要内容:一是拟建立一个丝绸与女装产业如何结合并发展的论坛;二是组织丝绸与女装企业的产品推广与合作经营,设想通过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加深了解,以期推动丝绸与女装产业的共同发展。
5、继续做好培训工作,突出管理理念与解决生产技术薄弱环节。2007年的培训工作,协会拟在06年行业标准培训的基础上,突出对管理理念的培训,包括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理念,企业管理知识、顾客意识及质量意识等;同时,针对行业内生产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组织专题培训,包括如何解决丝绸面料突出的质量问题,如何提高丝绸产品的色牢度,以及宣贯桑蚕丝织物新的标准、试验方法与工艺设计培训等等。
6、组织协办好丝博会、丝绸文化节等相关活动。去年我们为2006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和2006中国(杭州)丝绸文化节做了一定的工作,今年我们要继续当好配角。当然,今年丝博会和女装展的资源有可能进行整合,新的展会形式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运作模式,我们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包括配合兄弟协会举办的一些相关活动。
7、筹划出版《杭州丝绸诗词选》(丝绸版)。去年原打算对《中国丝绸诗歌选》出丝绸版本,并争取在丝博会前出版发行,后因时间实在太紧而改用宣纸线装本(加锦盒包装),该书出版后,根据一些同志的提议,宜适当增加反映杭州丝绸的诗词篇章,欣逢杭州现正在创建城市品牌,协会筹划对原作进行增删,新书暂名为《杭州丝绸诗词选》(丝绸版),以配合营造“中国丝绸之府,生活品质之城”,彰显杭州丝绸的文化品质。
8、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工作。针对06年协会工作的不足之处,新的一年,协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一是要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争取在年内使会员单位总数超过100家;二是随着协会工作的扩展,专职工作人员的力量要相应增加;三是为便于与会员单位的联系和服务,协会办公地址拟向市中心迁移,目前正在选址中;四是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协会要专门设立监事,提交会员大会选举通过。
随后,理事会在肯定06年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07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副会长赵之毅说:“丝绸文化之旅”策划,我上次会上讲过,这是个好事情,最好应与企业互动,但因具体策划书还未看到,今天还难以评价(费建明:策划书最后一稿到年底才出来,因篇幅比较长,我明天把电子版本发到每位副会长、理事的邮箱);关于茧丝绸调研工作,这是肯定要做的,丝价现在省里、全国波动差不多,我们这里影响15%左右,北京也晓得的,但没有人调研,没有人提,这个项目我看花点资金是值得的,不要小家子气,对行业有益的事就要积极推进,上次国际丝绸论坛国外有人也提出过中国应如何稳定丝价的问题,不要老是今天涨、明天跌,因为中国丝价暴涨暴跌杀伤力实在太太,对国内外都产生不良影响,我认为调研工作立意要高,要尽最大努力去把它做好,要拿出有份量的论文来,争取明年到国际丝绸论坛上去发个言,而且要能博得大家的掌声,这件事希望市里也能支持;另外,协会为企业服务思路还可再开阔一点,也可借助其他机构共同来做这个工作;关于与萧山服装企业搞联谊活动,我看能否借此机会发展他们为会员单位,这样相互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协会的规模,我觉得会员单位如果发展到150家左右,力量就可以了;至于协会协办的两个会(丝博会和丝绸文化节),千万不要掉到无序的消耗中去,协会的无序工作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协会自身的发展,当然丝绸协会这条线目前还是比较清楚的;丝博会和丝绸文化节要重点把它做好,特别丝博会是目前杭州最高级别的展会,是国家商务部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关于杭州丝绸诗词出丝绸版,要体现文化积淀,这次应出诗词选,不要再叫诗歌选;还有一点,建议协会成立顾问专家组,对今后各单位上报的项目,可先由专家组评审,然后再上报;至于协会换址、增加人员,还是由建明会长来定,协会工作一个人弄是来不及的,场地选的时候最好离市中心近一点,以便于会员单位联系。讨论会上,黄骏理事、颜美玲副会长、王中华理事等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于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请单位与项目汇总情况,费建明会长说,协会内会员企业一共有18家单位报来28个项目,我们已上报市经委纺织服装处,同时会替大家积极争取,并跟踪审批情况,及时与各单位取得联系(施海岩:其实有的项目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进行申报,如:经委中小企业处、投资处、技术装备处、高新技术产业处,还有像都锦生的工艺也可以报工美处等)。
关于如何参与杭州"丝绸之府"商场、打造杭州丝绸精品店(展示中心),大家在讨论中谈到,目前杭州丝绸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大量低端丝绸产品打着"杭州丝绸"的名号充斥国内外廉价商品市场,鱼目混珠,极大的损害了杭州丝绸精致高雅的形象,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因此,极需建立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展示杭州丝绸形象的平台,但具体操作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希望"丝绸之府"能多列几个合作的方案出来,如果有好的形式,大家会愿意参加的。
关于《中国丝绸诗歌选》发行工作,讨论中大家认为,这本书由市政府出资,主要用于杭州丝绸文化的宣传与协会的对外交流。若单位和个人想购买,可与协会秘书处联系。
市经委法规与产业政策处施海岩处长在理事会讨论结束后对协会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根据新近颁布的《杭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协会专职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两名以上;二是协会要设立监事,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监事可列席理事会,理事会组成人员及秘书长不得兼任监事,这个工作07年年底前必须做好;三是明确要求会长、秘书长不能是同一单位产生,这一点你们是没有问题的。施处长还说,关于"丝绸文化之旅",我原来有点不同想法,现在看来这项工作是非做不可,但关键是如何把它做好,它与丝博馆的活动("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万里行采风)能否整合?再一个,协会本身如何借助这一活动做大做强,我认为协会的有关资料可以做一个网站,这样大的一个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要借此把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推介出去。
最后,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张佳佳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她说,我看了会议提纲,你们七个多月做了八大项工作,而且不少工作很有创意,把行业同文化结合起来,有前瞻性。我觉得品牌是一种文化,丝绸首先是文化的推动,还有理念的更新,刚才有位老总在发言中谈到,我们的工作立意要高,站得要高,我们不仅仅是代表杭州,还要代表中国的丝绸。协会要搞好,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班子,要齐心协力,班子成员要有很强的公益心,要有一个良善的治理结构,要有民主管理的制度,监事会也是治理的一部分,还有一个不能有政府的兼职,公务人员都必须要退出。目前中国的行业协会多多少少带有行政化的倾向,行业协会不应是政府的一个下属,协会听从的也不应是政府的指挥棒,而是会员单位的指挥棒,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在国外是一种伙伴关系。第二,行业协会要有前瞻的敏感性,我们的会员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协会如何为会员提供最需要的服务,象你们刚才说的项目资金申请,能为企业解决很大的问题。第三,要有创新的行业策划,现在的状况是1/3比较强,1/3平平过,1/3显得比较弱,要整合会员的资源,一些大的策划一年搞一.两次就可以了,其它的是常规的活动,要多征求会员单位的意见,把活动搞成功,搞得有社会影响力。协会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引领行业发展;二是自身要得到壮大,成为行业的代表,行业的旗帜。
会议结束前,费建明会长作了简要小结,并代表理事会
信息来源:杭州市丝绸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