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纪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11-06 11:30:00
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于2006年10月14目下午在富阳“南国大酒店”召开。会长费建明、副会长颜美玲、周文峰、赵之毅、骆继昌、理事叶百镏、叶大荣及陈柳玉(代表李建华副会长)、尹建钢(代表叶文理事)出席会议,王中华、阮根尧、黄骏理事因事缺席,杭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木清及葛卫平、杭州市经委纺织服装处施海岩处长及高振纲应邀出席了会议。
理事会由费建明会长主持。按照会议事先通知的13项内容逐项进行了商讨及通气。协会秘书长任东毛首先向理事会汇报了前一时期有关工作开展并落实情况:
(1)关于“丝博会”会员单位参展工作落实情况。本届“丝博会”作为商务部六大精品品牌展会之一,是商务部组织的品牌万里行活动的一个重要站点,也是我市“弘扬丝绸之府, 打造女装之都”的重要载体,得到了商务部、中国丝绸协会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沈坚副市长今年四月二十五日主持召开2006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有关工作的专题会议精神,协会动员所属企业、尤其是有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积极报名参展,并协同杭州喜得宝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做好招展落实工作,截止上月底,已落实协会所属企业参加展位达90多个,特别是会长、副会长单位在这次参展工作中带了一个好头。
(2)关于与市贸促会共同承办中国(杭州)丝绸文化节。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倾力打造的“2006中国(杭州)丝绸文化节”将于2006年10月26—30日在杭州举行,其内容包括10月26日晚在河坊街举行的东方丝国第二回“天下河坊”主题时装展演,与10月30日晚上在杭州大厦西湖会所举办的东方丝茶会:《丝•茶》——杭州永远的时尚。为把今年的丝绸文化节办成全国性的丝绸行业节庆活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分会邀请我们协会共同承办“2006中国(杭州)丝绸文化节”,我们已同意并复函乐意共同承办。
(3)关于《中国丝绸诗歌选》出版工作。为弘扬丝绸文化,加强杭州丝绸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宣传杭州"丝绸之府"以凸显杭州的城市特色,本协会结合“丝绸文化之旅” 活动,与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筹划出版《中国丝绸诗歌选》。该书由原《杭州丝绸志》主编程长松负责编注,共收录自先秦、汉、唐、宋以来及近代至今诗歌作品160多首,涉及作者近百人。这些诗歌虽然创作年代不同,体裁也各有差异,但都围绕丝绸这个大题目,言丝绸人之志,抒丝绸人之情,记丝绸人之事,此书的出版或许能为我国丝绸文化宝库填补一项空白。目前,此书已与杭州出版社商定,在"丝博会"之前可以发行。
(4)关于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申请。《2006年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工作计划》中指出,要“尽快组建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协会联系企业共同推动杭州市丝绸产业的发展”,并在资金方面同意给予一定的资助。我们申请伍万元协会开办费用已在七月份上报市有关部门,至今还在审核、审批中。
(5)关于参与户外广告位广告出资。为进一步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弘扬丝绸之府, 打造女装之都”的战略决策,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杭州市服装协会、杭州杭派女装商会、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一起出资,由杭州消费市场策划中心承揽,在建国北路与文晖路交叉口西北侧设立大型户外外打灯广告牌。根据市经委协调会议精神,我协会参与户外广告位广告决定出资贰万元整。
(6)关于审议《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服务指南》。为推进协会建设,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参谋智囊作用,在当好政府助手、做好政府延伸工作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促进丝绸行业的发展,我们拟订了一份可为企业提供服务内容的“服务指南”,包括:组织行业会展、招商,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专家咨询团队,为会员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行业内会员企业制定、实施企业标准,以提升企业品位、形象;提供对会员企业进行动态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产成品检测服务;对行业内一些带普遍性的重点问题,不定期的召开专业会议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与《丝绸网》进行合作,传递、发布行业信息,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会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队伍的素质;协助会员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会员企业的支持,及时与会员企业沟通信息,做好服务工作;不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为行业内会员企业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增进会员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服务指南》具体内容已发给各位,请予审议。
(7)关于培训工作。为提升我市丝绸行业档次,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协会拟于近期组织一场培训讲座,特邀达利集团意大利公司cop (总裁)、丝绸行业专家Mr. Daniele Furlan讲授Some Consideration on Silk Business ,China and Italy (对中意丝绸行业的一些思考),主要内容:(1)意大利的丝绸发展现状;(2)意大利的丝绸行业优势; (3)意大利与中国丝绸的不同之处。在十一月上旬,协会还打算举办“生丝国家标准(GB18401)” 培训、“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培训、“丝绸服装标准”培训,到时还请大家帮助做好组织工作,多多支持。
(8)关于会员单位发展工作。本协会在2006年4月20日成立时,会员单位为39家,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到昨天为止,本协会已有会员单位达64家。但这与会长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下一步第一目标争取在协会成立一周年时达到100家左右,继而再努力争取达到200 家以上。当然,会员单位的发展工作必须以优质服务为前题,只有让他们感觉到参加协会确能给他们带来裨益,依托协会这个平台确能促进企业发展时,协会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中来。
(9)关于“丝绸文化之旅”策划工作情况。等会请费建明会长向大家介绍。
(10) 关于鲁灿松顾问提议协会参与“杭州丝绸大型展览展销会”。上月初,鲁灿松顾问携杭州商贸国际会展公司总经理陈彪等人来协会,谈了“2007年赴大城市举办——‘杭州丝绸大型展览展销会’的打算”。他们说,自1995年开始,杭州丝绸(控股)集团公司、杭州中国丝绸城、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市商业总会曾先后组织省、市丝绸企业到北京、沈阳、大连、 哈尔滨、武汉、西安、乌鲁木齐等地举办“杭州丝绸展”,为开拓丝绸市场,架起杭州丝绸与各大城市丝绸贸易桥梁,促进丝绸生产,弘扬丝绸文化,提高“杭州丝绸之府”知名度,安置丝绸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培育会展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和鼓励。这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运作模式至今已坚持办了十一个年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的丝绸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特别是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各大城市的消费者对“杭州丝绸”非常喜爱,今年六、七月间我们在沈阳、大连的丝绸展,十分火爆,各类丝绸产品销势很旺, 一再延续令人鼓舞的场面增强了我们把“杭州丝绸展”进一步办到全国各地的信心和决心。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个展会如果缺少具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参与,就不能提升展位的档次,也有损于杭州丝绸产品的良好形象与声誉, 因此,迫切希望能由丝绸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所属会员企业和其它丝绸企业赴全国各大城市举办“杭州丝绸大型展销会”。具体内容我已把材料印发给大家,等会请大家讨论。
(11)关于建立丝绸行业的评价体系。《2006年杭州市丝绸与女装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分解》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丝绸与女装重点企业、知名品牌和优秀设计师等的评价体系”。目前, 在杭州丝绸与女装产业中,已有“十强生产企业”、“十大女装品牌”、“十佳服装设计师”等评价体系。我们丝绸行业协会成立后,经委产业办要求我们也要参与,但具体怎么搞,是单独分开评?还是参与女装企业一道评?要我们确定一下。等会请大家一道商量定一定。
(12)关于明年协会工作的主要思路.费建明会长会向大家提出一些设想。
(13)各副会长、理事希望讨论的其它问题,可以在讨论时一并提出。今天还有两件事同大家通个气,一是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拟于10月28日下午在浙江西子宾馆举办一个“西湖沙龙”,即上海——杭州设计师沙龙暨“中国服装人才在线”开网仪式,经委产业办提议我们丝绸行业协会为协办单位,届时我会通知有关单位派员参加;二是杭州市科技局、浙江理工大学搞了一份《杭州丝绸和女装产业自主创新调查》表,旨在为各级领导对发展杭州丝绸与女装产业决策提供依据,请大家回去后协助填写。
费建明会长接着说,关于这一次意大利专家的培训讲座,时间就定在10月20日下午二时整,地点放在浙江理工大学。
关于“丝绸之化之旅”策划工作,费建明说,起先我们想把曾经出过丝绸专著的作者和有关方面的专家约20多人请来,搞一个丝绸文化研讨会,并确定了一些研讨课题,包括:从现代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据此探讨中国丝绸的起源与杭州之关系;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杭州春望》,诗中提到的“柿蒂”绫,近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它是否与杭州有关?据《吴越备史》记载,五代十国期间在杭州设立的官营丝绸织造工场——织室,是否称得上是全国最早的官营织造工场?南宋定都杭州,期间成为全国的丝绸生产中心,杭州“丝绸之府”的美誉是否缘于此时?据明嘉靖《仁和县志》载:里人奉唐褚遂良九世孙褚载为丝绸同业之祖,这是否是开创丝绸行业组织之先河?等等。想通过专家研讨,把它确认下来,以提升杭州丝绸文化的地位。第二部分,原来想重走国内的古丝绸之路,探寻古代中国丝绸的盛衰,搭建东中西部对接交流平台,扩大杭州“丝绸之府”的影响。第三部分,到欧洲的意大利、法国,接触国际丝绸最新时尚,探索其灵魂、核心技术与竞争力所在。我们的方案报上去后,沈市长和市委政研室都很重视,沈市长还专门在《“丝绸文化之旅”活动方案》上作了批示:“此建议很好,活动很有必要”。并对有关准备工作作了指示。市委政研室为我们的活动方案专门召开过二次会议,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协会的活动,也是政府的活动,这样就为这次活动提升了档次。胡秘书长说要请人专门制订方案,现在定下来,丝绸文化研讨会和走国内古丝绸之路都先不搞,明年三月份到欧洲去,进行丝绸文化交流,还要把今后三年的活动也定下来。胡秘书长还说,杭州前期在搞生活品质、城市品牌,他觉得作为新的生活方式,国际社会也应有新的视觉来看中国,而不是像张艺谋拍的某些电影中反映的那样,要通过宣传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来提高杭州丝绸行业的地位, 突出亮点。活动可以有市长对话,可以确定一个“中国丝绸日”,还要搞好丝绸与女装的结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方案,当然策划方案也是要经费的,开始他们提出要15万,胡秘书长提出先出10万,其它的等方案出来后再说, 10万元钱由市委政研室出5万,我们也是5万。现在市委、市政府对丝绸特别重视,如方案做得好,活动拟向市政府第一年申请500万元,以后每年还要投入,活动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请国外的人进来,以提升杭州丝绸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活动也要请企业的人参加,当然去的人所需费用要自己单位出资。
关于协会明年工作的思路,费建明会长说,现在由于协会人力有限、财力有限,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下面提几点想法,供大家讨论:
(1)要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可请“丝绸网”多宣传我们协会的工作,使目前还不是协会会员单位的人了解我们,加入到我们这个行列中来,壮大队伍以扩大影响。
(2)要实现《服务指南》的承诺,包括培训、咨询、申报、宣传等服务,以增强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要抓住“丝绸文化之旅”的契机,在推广丝绸文化品牌和生活品质的同时,宣传杭州丝绸行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扩大影响。
(4)要继续组织、协办好“丝绸博览会”、“丝绸文化节”等活动,落实有关工作。
(5)要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促进会员企业的经济发展,这是协会发展壮大的根本。
关于评价体系,费建明会长说,我们丝绸行业究竟怎么评价?我觉得现在要评“十强”、“十佳”还不成熟,如果要搞的话,建议设一个“丝绸行业竞争力五强”。
接着,副会长赵之毅、颜美玲、骆继昌、周文峰与理事叶百镏、叶大荣等先后在会上作了讨论发言,他们认为:丝绸行业协会成立近半年来,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包括组织“丝博会”参展、实施“东桑西移”组团、接洽行业标准修订、组织召开“丝价走势讨论会”、策划开展“丝绸之化之旅”活动、与市贸促会共同承办丝绸文化节、筹划出版《中国丝绸诗歌选》、完成政府交办有关工作、依托“丝绸网”传递行业信息、发展会员单位等等,培训工作也有丝绸自己的特色,关于为会员企业的《服务指南》也搞得比较好。建议在信息发布方面最好有自己的刊物,对会员单位进行宣传和推动;培训工作还可再具体化、经常化;会员单位最好能达到100家以上,发展会员不一定局限于纯丝绸企业、大企业,同协会有关的都可以考虑吸纳;关于“丝绸文化之旅”策划,是一件好事情,它最好是互动的,但怎样策划好,具体方案要有所体现;关于鲁灿松顾问提议协会参与“杭州丝绸大型展览展销会”,大家觉得要慎重对待,由于前几年低层次的操作带来的管理上的难度,现在参与显得条件还不够成熟, 待以后条件成熟再予考虑;关于丝绸行业的评价体系,同意费建明会长的意见,设“丝绸行业竞争力五强”,并努力把它做好;还有,要进一步争取政策,争取政府对我们行业的支持。
杭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王木清局长在会上对协会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也很受教育,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提出十几项工作很不容易。今天我来两个原因:一是丝绸是杭州的传统产业,是历史上比较悠久的产业,作为行业的协会早就应成立了;二是市政府提出振兴丝绸要做大做强, 这给协会带来很好的机遇。我个人认为,市政府决心很大,丝绸行业协会虽然年轻,成立时间不长,但运作的方法是对头的.首先,协会的领导结构比较合理,都是民间的,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现在有的协会成了机关的二政府,这就不对,因为政府运作成本比较高,今后政府的职能要逐步淡出,特别是对行业的管理,朱熔基总理在位时就提出要用民间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以往浙江这方面的工作是滞后的,而杭州也是强政府,协会却比较弱的城市,落后于温州、上海、宁波,譬如像在吴山广场搞个展览, 市政府可以拿出上百万资金,而一些协会要出个十万、八万却比较困难.值得赞赏的是,我们这个协会起步比较好,提出要为会员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是核心问题,会员单位希望的东西,你能服务到家,他的积极性自然就高;还有一个是反映诉求,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就是规范行为,民间组织要利用民间的力量开展工作。我刚才听了你们的发言, 有一个看法,就是“丝绸文化之旅”,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在管理规范中,叫“政府出钱, 协会来运作”,政府不要去参与,这才是和国际接轨。总之,协会工作要做得好,一是要做大、有实力;二是要有档次,象西湖博览会,为什么能经历那么久,就是因为它有档次,有一个高的标准。
会议结束前,市经委纺织服装处施海岩处长也讲了话,他说:刚才王局长对协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市丝绸行业协会成立不到半年时间,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秘书长老任的努力工作和会长费总的支持,但秘书处力量我认为还要加强,现在我们下面的协会,多的有七、八个人,少的也有四、五个人,你们这里光靠老任一个人确实有时忙不过来,你们要考虑。关于展销会的事情,有一种办法可以处理,如果企业想做,协会可以自己举办,要申请点项目资金也是有可能的,是不是可以同现有的活动结合起来,如果有人想参加, 他直接参与就可以了,象“丝绸女装万里行”活动,我的想法可以整合,老任可以同杭派女装商会的孟平去联系,同他们结合起来搞。至于“丝绸文化之旅”活动,我觉得协会主要是为会员企业服务,配合做是可以的,但社会责任是否大了一点,丝绸行业协会做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而且市政府500万资金恐怕也难以落实,总之我觉得这件事社会责任是否更大于自身的责任。
会议结束前,费建明会长作了简要小结,并对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为这次会务工作所做的安排与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信息来源: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