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桐乡市近期中秋蚕讯及管理技术措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9-15 11:09:00

  目前,中秋蚕饲养已进入四龄2昼时左右,对于整个蚕讯来说,由于小蚕期桑叶难采,加之头眠不提青,以及积累性农药中毒和近日温度偏低等因素,使蚕体开差较大、蚕体虚,眠起不够齐一,并已有少量蚕病出现,对于后期蚕病的发生有较大的隐患和蚕儿累积性农药中毒的可能性很大,高产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对今年的中秋蚕后期管理,特提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 加强管理,做好眠起处理工作

  由于前期蚕儿发育不够齐一,且大眠眠性较慢及眠中时间长,在大眠入眠时,要特别重视眠起处理工作,做到饱食就眠,适时提青,分批饲养。要求做到见眠头加眠网,隔12小时加提青网提青,进行分批饲养;并在眠座中重撒新鲜石灰粉,以不见残叶为标准,以利眠座干燥,起到防病健蚕的良好效果。老蚕开饷以不见眠头为宜,宁可偏老一点送叶,以使蚕儿食桑旺、返青快、蚕体匀。

  2.互通信息及相互协调,防止蚕儿中毒

  依据今年中秋实际情况,在21日、25日及28日分别还发3次蚕种,防止家蚕中毒难度较大,要吸取今年中秋收蚁时的教训,以防收蚁与稻田和桑园防治病虫害在时间上重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正是桑园和大田的治虫高峰季节,桑叶含毒量高,后期发生蚕中毒的隐患相当严重。为了减少蚕儿中毒事故的发生,在稻田和桑园防治病虫害时,切实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在稻田使用农药时,严禁使用含有杀虫双和菊脂类成份的农药,以及高浓度和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严格按照农业植保部门的要求,切勿乱用农药及提高浓度;时间安排上尽量与桑园治虫叉开防治,先防桑园后防大田,防止用水混入;注意风向,尽量避开在桑园上风向施药,同时稻田水源不能灌入桑园,以防桑叶带毒。

  在桑园治虫时,应根据市桑树病虫情报,做到用药品种、浓度、时间、地块四统一,划片轮治,互通情报,确保蚕作安全;要使用桑园专用治虫喷雾器进行防治;选择清洁用水,严禁使用稻田积水配制药液,并在采叶给桑前,做到先试三回叶后,确准桑叶无毒,再采叶养蚕,以防蚕儿中毒。

  在发现蚕儿中毒时,切勿轻意倒蚕,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用新鲜石灰粉隔桑夷分批,清理毒叶;更换无毒桑叶进行喂养;根据农药种类添食阿托品等药剂,以减轻危害,同时查明毒源,以防再次中毒危害。对蚕儿食桑慢,已发生积累性中毒的蚕,要求调换桑园用叶精心饲养或对枝条下部叶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浸15分钟后,撩起凉干后喂饲,有利蚕体生长发育。此外,在准备上山簇草时,绝对不能用去年稻田使用菊脂类农药的稻草作为簇草,预防熟蚕中毒而不结茧。

  3.做好农业防氟措施,防止氟化物中毒

  大眠及老蚕期利用桑树枝条的下部叶,桑叶含氟量偏高,对中秋蚕威胁很大,因此,对于氟污染较严重的蚕区,必须认真贯彻农业防氟措施,先采成片桑园的低干桑采叶养蚕,并用1.5--2%的新鲜石灰浆进行添食,4龄二次,5龄期用2%新鲜石灰浆进行添食三次,以控制氟化物对蚕儿的危害。同时重视大眠入眠时的分批工作和精心饲养。

  4.以新鲜石灰粉当家,确保蚕座干燥,防止蚕病发生

  由于温度偏低,且大蚕排尿量多和残叶多,造成蚕座厚、湿度重,不利蚕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对于蚕座干燥要特别重视,做到不喂湿叶;勤除沙;每回给桑前,多用新鲜石灰粉,在撒石灰粉时,做到基本不见残叶为止,老蚕期每次张种用量达5市斤;也可用1:8的漂白粉加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在晴天干燥天气的情况下,提倡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或福安菌克及环丙沙星胶囊水剂添食,以利增加水份及起到防病效果;除沙换匾时,先在匾内撒上大蚕防病一号,控制蚕病的发生。

  5.老蚕三昼时放足蚕座面积,给足桑叶使之返青早

  目前桑树生长良好,预计中秋桑叶充足,因此,要以养大蚕争高产为目标,来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故要求在老蚕饲养时,在三昼时前,每张蚕种蚕座面积放到45平方米(1间半房子)以上,并给足桑叶,使之返青快,蚕体大。

  6. 抓好桑叶的贮藏工作,确保桑叶质量

  老蚕期给桑量大,采叶多,应重视贮桑工作,要用湿谷领条或专用贮桑室贮桑,绝不能用尼龙薄膜和尼龙袋贮桑,以防蚕病,特别是细菌病的发生。中秋期桑叶贮藏得不好,往往会发生细菌病并诱发其它各类蚕病。尤其在五龄用叶量大,劳力紧张,更易忽视桑叶的贮藏工作。要选择避风阴凉的房屋,下垫芦莲,圈上湿领,上盖湿匾或湿布进行贮藏,并经常性地用漂白粉水进行贮桑场所的环境消毒,以保证桑叶无菌新鲜。

  7.开门开窗、洁叶吃饱养大蚕

  老蚕期对多湿闷热环境抵抗力弱,加之食桑量大,排泄物多,饲养环境湿度重,若不注意通风换气,极易诱发各类蚕病。所以,五龄期必须强调通风换气,实行开窗养蚕,在老蚕期特别要重视开门开窗、洁叶吃饱工作,做到开门开窗,使之蚕室空气新鲜养老蚕,并喂足清洁的桑叶,养大蚕结大茧。在苗区,要做到苗叶与成林桑叶搭配喂饲,以防桑叶过嫩,造成丝腺畸形生长和蚕体虚弱。

  8.抓好蔟中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为提高上茧率、茧层率和结茧率:首先在大眠时应做好分批提青,分批饷食,使5龄老熟齐一,并掌握适时上蔟,上蔟前应重撒新鲜石灰粉,然后喂叶上山;其次上蔟至营茧位置固定,不应强风直吹,保持蔟室光线明暗均匀,开窗遮暗,促使多结中、上层茧和茧子分布均匀。再次在营茧位置固定至吐丝终了,一是做好开门开窗通风换气,排除湿气。二是捉游山蚕,另行上蔟。这样才能提高上茧率,减少死笼率,提高蚕茧质量,以达到蚕茧高产丰收。

信息来源:桐乡市蚕业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