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各级蚕桑部门积极组织抗旱救灾 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9-05 11:16:00
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连晴高温灾害,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桑树(苗)大面积受旱,秋蚕饲养大幅度下降,蚕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造成重庆市蚕桑生产损失巨大,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左右。为了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庆市各级蚕桑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了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抗旱救灾的总体部署,重庆市外经贸委明确了一名分管委领导指导蚕桑生产抗旱救灾工作,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成立了市外经贸委、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等单位组成的2个调研小组,不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灾情,指导区县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重庆市外经贸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建春亲赴北碚、西里蚕种场了解灾情和慰问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干部职工,并对防火安全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通过检查,几个蚕桑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火安全措施,对各类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整改,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没有一起火灾事故发生。
(二)制定蚕桑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减灾作用,重庆市外经贸委委托市蚕桑站制定了《蚕桑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方案》,对高温干旱条件下如何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养蚕防暑降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三)加强蚕种调剂工作
重庆市蚕桑站多次与有关省、市联系,力争将库余蚕种销售至外地,尽最大能力减少库余蚕种数量,把蚕种损失降到最低点。
(四)加强技术指导
要求各区县蚕桑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包片、包镇街,深入到村社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蚕桑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方案》,具体指导蚕农进行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
重庆高温干旱天气还在持续,蚕桑生产受旱灾情仍在继续,蚕桑生产抗旱保树保苗、恢复生产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蚕桑生产部门立足于抗大旱、救大灾,牢固树立“旱情不解除、思想不放松、抗旱不停止”思想,继续抓好蚕桑生产抗旱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下一步重庆市将加大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和我市“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推进工作力度,加快桑园和养蚕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高蚕桑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信息来源:商务部成都特办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