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重庆市今春蚕茧生产呈现量增价升质量好态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7-12 17:14:00



重庆市今年春季蚕茧收烘工作到目前已全部结束。据统计,春季发蚕种29.7万张,同比下降3.2%;产茧10416吨,同比增长12.91%;平均单产35公斤,同比增长12.9%。收购鲜茧8402吨,占产茧量的81%。蚕茧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解舒率平均提高5-8%。全市综合均价867.5元/50公斤,同比上升32.44%;正茧均价885元/50公斤,同比上升28.17%。蚕农春季养蚕收入达1.807亿元,同比增加收入5990万元,增幅达到49.59%,蚕农养一张蚕增加收入202元。目前全市养蚕农户约50万户,今年春季平均每户蚕农可增加收入120元。

今春蚕茧生产喜获丰收,开局良好,实现了“十一五”开门红。春季蚕茧收烘工作也基本实现了政府、企业、蚕农三满意。今年春季蚕茧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在劳动力缺乏,蚕种发种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产量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表现是单产达到35公斤,同比提高幅度12.9%,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养蚕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二是今年春季上簇期气候好,病害减少;三是养蚕农户减少,养蚕规模相对集中,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单产的提高弥补了发种下降的不足,促进了产量的增长。

二、收烘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抓得准。在今年3月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茧丝绸行业大会上,吴家农副市长亲临讲话,对今年的蚕桑生产做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重庆市茧丝绸协调小组在5月初出台了《关于做好2006年蚕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渝茧丝绸协调发[2006]3号)文件,对坚持鲜茧收购市场准入制度,规范鲜茧收购市场秩序,提高蚕茧收烘质量;认真执行鲜茧收购指导价格,坚持以质论价,严禁哄抬和打压收购价格;坚强信息沟通,预防突发事件,确保蚕茧收购平稳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要求和部署,为做好今年春季蚕茧生产和收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政府蚕茧价格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了指导价格的引导作用,保护了蚕农利益。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外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2006年蚕茧收购指导价格的通知》(渝价[2006]272号)文件,确定了17元/公斤的中准价格,并在报刊和外经贸网公告,提高了蚕茧价格政策的透明度。为重点解决蚕茧流通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垄断问题。今年,重庆市茧丝办对蚕茧收购主体提出了《关于报送春季蚕茧收购信息的通知》要求,实行了收购期间每日报送收购信息,由重庆市外经贸委及时向社会公告信息,先后在《重庆经济报》、重庆外经贸网连续公告了十二期春季蚕茧收购信息快报,有效地提高了价格政策和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扩大了社会、公众,以及有关执法部门、新闻舆论的监督范围。收到了有效抑制中间环节过高利润空间的效果。

四、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齐心协力维护蚕茧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了市场平稳。蚕茧生产主要区县,在收烘前专门召开了蚕茧收烘工作会议,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对蚕桑生产、价格执行、市场秩序维护、保护蚕农利益等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预案。在收购期间组成联合执法小组,负责维护和规划本地区的鲜茧收购市场秩序,积极预防和化解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收购工作总体做到了平稳、有序。工商、质监、物价等执法部门,在收购期间开展了大量的执法检查活动,有效地遏制了“毛脚茧”、无证收购蚕茧等违规行为,维护了收烘质量、市场秩序和市场价格。

五、生丝市场稳定在相对高价位,促进了蚕农增产增收。

今年上半年,生丝市场价格呈冲高回落走势,在5-6月期间维持在23万元/吨左右相对高位区,支撑了蚕茧原料价格的稳定增长。全国及重庆缫丝企业原料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蚕茧价格也起到了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实现了多年未见的蚕农大增产大增收。 (市外经贸委)

信息来源: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