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蚕茧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暨蚕茧产销形势分析会会议纪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4-21 10:05:00
浙江省蚕茧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暨蚕茧产销形势分析会于2006年4月11日在桐乡召开,会议应到常务理事二十五人,实到二十二人,因公请假三人。会议由协会会长沈家乐主持。省丝绸协会王伟秘书长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审议协会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对今年春茧的产销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如何实现我省茧丝绸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现将本次会议有关情况纪要如下:
1.审议通过了协会《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
会议审议了张鸿芳常务副会长作的《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报告(详见附件)。会议认为,2005年协会在团结广大会员,参与蚕茧行业改革与发展,组织会员进行调查、考察、研讨等活动,为会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发挥行业与市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会议肯定了2006年协会工作思路。
2.分析预测了2006年春期蚕茧产销形势。
会上由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省丝绸协会就蚕茧生产和茧丝销售形势作了专题发言,有关蚕茧收购加工企业和生产单位围绕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认为,2005年茧丝价格创历史新高,我省蚕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生产积极性得以全面恢复。2005年,全省桑园面积略有增加,达到113万亩。虽春茧取得了丰产丰收的良好局面,但由于夏秋期遇到了较为恶劣气候以及农药中毒、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夏秋茧减产幅度达到了12%,影响了全年蚕茧产量的总体提高。全省全年蚕种饲养量203.6万张,产茧量8.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1.5%。由于蚕茧收购价创历史新高,蚕农收益显著增加。全年每50公斤鲜茧平均收购价格1067元,同比增加23%,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4年增加40元;蚕农仅养蚕一项收入达18亿元,增长24%。会议充分肯定了省农业部门提出的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两项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但同时指出现阶段还面临着蚕桑生产基地拓展空间不大,养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蚕种生产基础差等亟待解决的制约我省蚕桑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诸多问题。
会议认为,去年良好的茧丝产销形势为今年的蚕桑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去冬今春以来,全省种改桑面积约11.3万余亩,同比增长10%,预计今年春期蚕种饲养量92万张,增长7%左右。虽然蚕农生产积极性较高,但由于全国性蚕种供应紧张,加上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今年春茧增产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白厂丝价格从去年5月份至今年2月一路飙升,茧丝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从3月份开始,虽茧丝价格起伏较大,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每吨25万元左右,总体上茧丝行情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根据去年全国蚕茧生产、收购以及丝绸商品的进出口等情况,综合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等各方面信息,预计今年上半年茧丝供求仍然偏紧,略有缺口,春茧收购价格将高于去年。根据目前市场形势,蚕业管理部门和丝绸企业要加强宣传,发动蚕农做好桑园的肥培管理,充分保障合同订购春蚕种的供应,尽最大努力满足蚕农增加饲养量的要求,搞好技术培训,为春蚕优质高产打下基础,努力实现蚕农和蚕茧加工企业的增效增收。
3.探讨研究茧丝绸行业发展问题。
与会常务理事对我省茧丝绸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会议认为,通过近几年的蚕桑优化改造工程实施,嘉湖主产区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对农民增收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建议国家、省级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发挥和挖掘蚕桑老区的潜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单产和质量,促进蚕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强茧丝绸宏观调控,规范管理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切实搞好厂丝储备,稳定茧丝市场价格,化解蚕农和茧丝企业市场风险,促进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