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一秋茧收购情况的报道[Esilk.net稿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10-17 08:52:00
今年,东台市的一秋茧收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蚕桑生产镇和两个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市场高价位运行风险较大和灾害性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发放一秋蚕种16.2万张,收购鲜茧8.3万担,(其中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收购5万担),收购张产只有51斤,收购率达90%以上,尽管比计划少收了30%,但收购张产仍然高出周围县市5-10斤,农民养蚕收入达到1. 36亿元,上茧收购均价(含二次分配)高达每公斤28.9元(其中富安公司超过30元)。总结一秋茧收购工作,他们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优质服务,提高蚕茧质量。一是注重生产质量的提高。各蚕桑生产镇、各有关方面抓住开秤前时间,抓好簇中管理,全部使用方格簇,熟蚕室外上簇入孔后移入室内,严格室外预挂室内营茧,防止强风强光影响净度,簇室要加强通风换气,严禁上低簇、上闷簇。针对二秋蚕比重很大,在搞好一秋茧收购同时要切实抓好二秋蚕生产,努力提高单产和鲜茧质量。二是强化收购质量的管理。富安公司、民星公司和市镇蚕技部门要切实加强科学采摘交售的技术指导,大力引导蚕农适时采摘、分拣分类、硬质容器装运,决不交售毛脚茧、潮茧和统茧;收购中发挥了价格杠杆对提高茧质的导向作用,拉开优质茧与劣质茧的价差,对蚕农交售蚕茧做到硬包装运输、选茧出售和上茧率达93%以上的,给予了加级奖励;坚持了收购质量标准,杜绝“人情茧”、“关系茧”,按照已经公布的办法,坚决取消销售潮茧、统茧和过迟成熟茧的农户的二次分配和有关奖励资格,用价格导向促进蚕茧质量提高;要强化茧站内部管理,严格后场装运、堆放、烘管操作规程。三是为实现加工质量的升档提供了保障。 今年收购烘干的一秋茧质量尽管比往年有所下降,经丝厂试样和上车缫制,仍能生产出5A、6A级白厂丝,为消化高价位的蚕茧和保往东台优质茧丝基地的品牌和形象打下了基础。
二、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定价。价格是最敏感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眼前的贸工农三者利益,而且关系到全行业的稳定和发展。理性的价格定位是近几年该市收购的成功经验,从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看,他们在价格调节的幅度上要掌握好分寸:收购价格过高,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无法消化,潜在的风险加大;收购价格过低,就会影响蚕农交售的积极性,造成蚕茧外流,使工厂无法开工,财税流失。因而市政府牵头参与边境协调和内部协调,通过周密的调查测算,理性确定了蚕茧价位。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生产部门都从大局出发,在保证蚕农收益不低于周围县、市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指导价、蚕茧质量和市场行情,共同研究确定总体价格水平。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收购秩序。严格贯彻落实今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发出的两个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蚕茧收购秩序管理。市政府专门召开秋茧收购工作会议,会议由顾鹏飞副书记主持,王光文市长作了动员部署,储金泉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市工商局、公安局和江苏民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镇长、镇有关单位负责人、龙头企业和缫丝企业负责人以及蚕茧站站长。各镇在收购前的时间,对掌握的土灶找有关人员逐一谈话,严格要求,收购开秤前坚决查封和捣毁了土灶,确保在收购中没有发生私烘蚕茧情况。对缫丝、绢纺、丝棉等加工企业也澄清思想,告之政策,约法三章。针对毗邻县市茧站可能继续抢购秋茧的严峻情况,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秋茧资源的大量外流。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秩序管理组于10月2日下午分赴有关镇,重点打击私收私烘和无证贩运。各镇发挥基层工商分局、派出所、交警中队和交管所的作用,抽调机关人员和村组干部组成秩序管理队伍,加强巡查,形成市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合力。加大查处力度。对无证收烘、贩运和扰乱市场秩序的丝厂、茧站、土灶、茧贩,一经查获,责令改正,并依有关法律法规处罚。对利用轿车、面包车和客车贩运蚕茧和货车人货混载贩运蚕茧的,还从杜绝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和制止超范围营运出发,依据交通法规给予重罚。凡阻挠依法执行公务的,依法从严处理。对举报和办案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对举报者,凡查获每市担鲜茧奖励100元。市直部门或镇查获的,每市担奖励100元。
四、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各司其职。市蚕茧收购指挥部,承担起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市经贸委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做好收购秩序管理的牵头工作;市委农办要配合做好蚕农思想工作,稳定蚕桑生产和蚕茧收购秩序;市监察局加强对蚕茧收购管理工作的监督,对失职或违纪者追究责任,对党员干部参与私收私烘蚕茧的进行了从严查处;工商、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集中力量切实维护好收购秩序,严厉打击无证非法收购和贩运蚕茧;市林牧业局组织蚕桑生产人员在搞好当前蚕桑生产的同时积极支持秋茧收购工作;物价部门认真做好收购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质监部门加强质量监督和计量衡器检测;市供销总社继续组织各基层社,从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秋茧收烘;市供电部门保证秋茧收烘用电;有关金融部门安排调度好资金,满足茧款兑付需要;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集中时间、集中版面加强对蚕茧收购政策、法规和蚕茧收购办法的宣传。收购期间市委主要领导检查指导秋茧收购,市政府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督查组,分赴各镇检查、指导收购工作,重点掌握面上的收购动态和毗邻地区的信息,根据面上收购秩序和价格执行情况,进行了必要的协调。各镇党委书记为秋茧收购工作第一责任人,生产、收购关键时期各有关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阵挂帅,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组织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加强督查,保证各项措施及时到位。
五、坚持按时兑现,搞好资金运筹。民星、富安两个龙头企业和各加工企业努力,在开秤前收购资金落实到位,并按照与蚕农签订的蚕茧产销协议,按时兑现,不打白条,茧款全部发放到位。
今年一秋收购不足之处,产量减少30%以上,质量是近年最差的一年。东台虽比其他地区好,但只收购张产51斤,干壳量9克,上茧率92%。晚秋茧发种8.8万张,发病较为严重,现已损失20—30%,预计晚秋茧张产量60斤左右。造成今年秋茧收购量减少的原因,一是自然气候影响,造成生产量减少。气候待续阴雨和两次台风及大眠前高温闷热冲击影响,导致蚕期黑尾病的大量发生。叶质营养成份差,导致茧形小,茧层薄,茧粒轻。桑园中害虫僵病发生严重,交叉传染导致家蚕白僵病、绿僵病等病大量暴发,上簇前后不结茧蚕较多。农药污染严重,水稻、棉花用药高峰,桑园治虫不规范,造成农药中毒严重,不结茧蚕和薄皮茧增多。中秋发病严重,中晚秋茧大小蚕混育,造成晚秋蚕发病也十分严重。二是边境秋茧收购秩序较为混乱。尽管国家三部委专门发出了加强秋茧收购管理的文件,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外地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个体无证收购,跨区域抢购现象,造成有证合法经营者收购数量的减少。三是龙头企业之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不同和加工企业消化能力不同,出台收购茧价开差较大,造成区域之间鲜茧的流动。由于蚕茧原料缺口较大,估计二秋茧仍会抬价抢购,该市正在研究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抬价势头,保护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
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姚建洲
二○○五年十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