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茧质增效益 服务“三农”促发展-来自浙江兰溪的行业咨讯[Esilk.net稿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6-27 11:56:00
兰溪市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是于2004年5月25日由兰溪市供销合作总社与梅江镇范围内59个行政村的1581户蚕农共同投资50万元创建的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蚕茧专业合作社内联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外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通过自身规范运作,推进了梅江蚕桑产业化经营,提高了梅江蚕茧的质量,增加了蚕农的养蚕收入,促进了梅江养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蚕茧专业合作社在组建、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蚕农、各级政府和上级供销社的支持和肯定,并先后被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兰溪市人民政府授予二00四年度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兰溪市先进专业合作社称号。二00四年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投放蚕茧收购款662万元,收购鲜茧8378担,干茧销售额达778万元,实现二次返利及分红18.61万元,发放蚕种补贴9.88万元,发放推广新技术补贴1.43万元。二00五年,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入社社员和入股股金分别由创办初期的1581户、1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3270户、25.5万元。
一、组建蚕茧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我市是钱塘江以南地区最主要的蚕茧主产区,而梅江又是我市主要的蚕茧产区,现有桑园面积1.85万亩,蚕茧年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50%以上。组建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是基于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协调产销,实现产业化经营已十分重要。其次,是梅江养蚕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养蚕业也是梅江农业的支柱产业,在梅江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0%以上。近几年由于蚕种管理失控,私人发种越来越多,蚕品种混杂且发种时间不统一,造成蚕茧收购时间延长、蚕茧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为缫丝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茧;梅江茧贩子活动猖獗,扰乱了正常的蚕茧收购秩序,同时也人为地破坏了蚕茧的质量;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农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弱。再次,组建基层专业合作社,符合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制精神,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基层专业组织可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组建兰溪市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蚕茧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过程
市供销合作总社遵照上级精神,在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提出了组建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的构想。组建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经历了酝酿、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三个阶段。(1)组建蚕茧专业合作社的设想由来已久,并且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讨论。2003年9月,由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组织各分公司经理、总站主任及原横溪、墩头等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赴磐安考察学习当地组建蚕茧专业合作社的经验。(2)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为宣传发动阶段。蚕茧经营公司梅江分公司和镇政府组织蚕桑重点村的书记、主任和蚕桑辅导员召开座谈会,向他们宣传组建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的有关事宜。梅江分公司印发了《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组建办法》的宣传资料,并由他们把宣传资料发到重点养蚕户,通过张贴、广播等形式向各养蚕户作宣传。在宣传发动过程中,梅江镇党委、政府给予了极大地支持。(3)2004年3月至4月10日左右为组织实施阶段。分公司召开多次站长会议,管理人员和各茧站站长进行了明确分工,分片落实联系村,由各村蚕桑辅导员具体操作。
于2004年5月份申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关证书,注册资金50万元,使专业合作社真正走上了规范运作的轨道。
三、蚕茧专业合作社的运作
兰溪市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体现了“入社自愿、退股自由、自我服务、让利社员”的宗旨,是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它的创建,标志着我市蚕桑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为梅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块状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从创办初期的1581户发展到现在的3270户,这与其规范运作是分不开的。
(1)健全治理机构,实现民主管理。专业合作社是股份制企业,按照公司法规范运作,是办好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条件之一。为确保专业合作社的民办性质,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制定章程,明确“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二是召开社员代表大会。2004年5月25日召开了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社员代表大会,由40名社员代表选举产生了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由5名理事组成,设1名理事会主任,理事会成员中有蚕农代表1名,占20%;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设监事会主任1名,监事会成员中有蚕农代表2名,占66.7%。2005年4月26日召开了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一届二次社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二00四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二00四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二00四年度财务核算报告和《章程》修改草案。三是召开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2004年召开了5次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第二次利润分配及分红等事宜。
(2)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专业社成立以来,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服务上。努力强化服务功能,为社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是做好宣传,专业社在2004年春茧和夏茧收购前发放了近万份宣传资料,宣传科学养蚕,推广种桑养蚕新模式;宣传收购政策,投售要求,指导蚕农加强蔟中管理,适熟采摘,分档投售,蚕茧上车率提高了10%以上,解舒也比较好。2005年春茧收购前又发放了3500份宣传资料。二是在收购期间,采取上门收购和设点收购相结合的方式,方便蚕农投售,延长收购时间,做到收足收好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蚕茧,收购率达到90%以上。
(3)实行第二次利润分配和分红。按照章程的规定,2004年四期蚕茧,专业合作社共向社员发放第二次利润分配和分红款18.61万元。春茧每担发放第二次利润分配款10元,夏茧每担30元,初秋茧每担30元,晚秋茧每担20元;分红按春茧入股每股(50元)4元,夏茧每股3元,晚秋茧每股2元。
(4)向社员发放蚕种补贴。合作社按每张蚕种9元的标准向社员发放蚕种补贴,蚕种每张价格为34元,社员出25元/张,合作社补贴9元/张。蚕茧专业合作社2004年全年为社员提供蚕种补贴款9.88万元。2005年春茧和夏茧两期蚕茧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蚕种补贴款6.54万元。
(5)推广新技术。推广使用方格蔟营茧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2004年在原来推广方格蔟的基础上,这次作为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让利社员的举措之一,我们根据农户饲养习惯好、入股社员多、村干部能起带头作用等,选择了城头、西塘下、溪口周和钟宅等4个村作为推广使用方格蔟的定点示范村,共推广方格蔟6万片,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方格蔟补贴款1.43万元。下一步,视试点情况,逐步在全镇范围推广。原则上要求方格蔟茧的各项茧质指标达到缫制出口白厂丝的要求,在原来基础上再提高收购价格,注册商标,打出品牌,增强梅江蚕茧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邀请了市农业局特产站的技术人员和镇蚕桑干部利用两天时间,对上述4个村的养蚕户进行养蚕技术和上蔟管理的辅导,参加辅导人员达数百人次。
(6)向蚕桑种养大户奖励化肥。2005年3月,正是蚕农进行桑园肥培管理的时期,为鼓励种桑养蚕大户的积极性,推动规模养蚕,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根据社员2004年的入股股金金额和蚕种饲养数量,对入股股金3股以上、每期饲养蚕种3张以上的种桑养蚕大户进行化肥奖励,共发放化肥奖励款5300元。
四、蚕茧专业合作社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二00四年和二00五年春茧的蚕茧收购中,蚕茧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入股社员和入股股金分别由专业合作社成立时的1581户、1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270户、25.5万元,充分显示了专业合作社的强大生命力。
(2)蚕茧质量明显提高,促进蚕农增产增收。专业合作社通过产前市场行情调研,合理制定收购价格,产中进行上蔟技术辅导,推广方格蔟营茧,要求社员做到适熟采摘、分档投售,使茧质明显提高,实现了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专业合作社增后劲。蚕茧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5000多户,带动当地农业产值1500多万元,社员从专业合作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成为了致富农民好帮手,是蚕农的“贴心社”。
(3)蚕种统一发放,收购市场稳定。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蚕种发放趋于统一,社员主动将蚕茧投售给专业合作社,收购秩序、收购价格都比往年稳定,合作社社员蚕茧投售率达90%以上。
(4)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省、地和市各级领导先后到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对我们的做法加以肯定;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也进行了连续报道,使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在金华市范围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1)采取蚕种优惠补贴,对社员未起到有效的约束和制约作用。有些社员未能自觉地把蚕茧投售给专业合作社,但专业合作社对这部分社员不能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
(2)蚕茧收购价格不够稳定。每期蚕茧收购过程中,收购价格大起大落,社员对专业合作社有意见,有些社员因害怕蚕茧收购价格降低而提前采摘,把毛脚茧投售给合作社,影响了蚕茧的质量。在以后的蚕茧收购中,要保持收购价格的适当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3)蚕茧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蚕种由农技部门统一发种,蚕茧专业合作社没有蚕种发放权。最好蚕茧专业合作社能够向政府部门争取到蚕种的发放权,自主选择优良蚕种。这几年蚕茧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离缫制高品位生丝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4)蚕茧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为社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蚕茧专业合作社的宗旨,但由于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不长,实力不强,限于资金困难等因素,光靠蚕茧专业合作社本身还不能为社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扶持,以增强其为农服务的功能。
六、今后的发展方向
(1)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社员的组织观念。通过宣传,使社员进一步认识专业合作社的性质、作用,增强组织观念、集体观念,使社员与专业合作社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2)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一是发挥专业合作社连接政府与蚕农的纽带作用,抓好行业管理,宣传蚕茧政策;二是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开拓销售渠道。三是提高服务质量,为蚕桑生产提供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服务,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协调发展,促进蚕桑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3)提高茧质,注册商标,打响品牌。今后应从推广优良蚕种和方格蔟营茧两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通过申报注册商标,提高梅江蚕茧的知名度。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饲养技术。通过向各级财政争取扶持资金,进行信息网络建设、技术辅导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棚养蚕和小蚕共育技术等,更好地为社员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兰溪市供销合作总社梅江基层分社 周红明
邮编:3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