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徳清蚕饲养量回升 小蚕共育成主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6-19 07:36:00
从徳清县蚕桑站传来的消息,今年全县实际发放春蚕蚕种55250张,在春蚕饲养量持续走低几年后,近两年呈现了逐步回升趋势。
蚕茧价格的上涨大大地提高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是推动春蚕饲养量回升的主要因素。徳清县农业局蚕桑站站长沈永泉称,从2003年秋季开始,该县茧价开始回升,去年该县春茧的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944.45元,随着丝绸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的春茧也将会有一个不错的价格。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一产劳动力流失。尽管茧价的上涨使不少农户产生了饲养春蚕的想法,但却苦于蚕桑饲养中存在的缺劳力、缺技术、缺设施的“三缺”问题。小蚕规模共育和小蚕联户共育两种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正值小蚕饲养的农忙时节,新安镇城头村村民沈根元一家却像平常一样上着班,而他家却订养了2张春蚕。“我现在每天都是照常上班,儿子也还是每天跑运输。”沈根元笑着说,“我们家人的工作得以不受影响,这一切多亏了村里的小蚕规模共育室。”
日前,记者走进沈根元口中提到的小蚕规模共育室,200多平米的平房内,养上124张春蚕,而这仅由村里请来的10多名技术员在饲养。该规模共育室负责人潘师傅说:“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少都进了企业,有的家庭甚至是夫妻两人都上起了班,但却想趁着今年不错的茧价养点蚕。共育室里的那些蚕种基本都是这些家庭的。”据潘师傅介绍,目前共有80多户村民把蚕养进了共育室,而从小蚕一龄到三龄,期间所有的饲养工作都交给了共育室。
据了解,该县目前共有小蚕规模共育室4个,其中新安镇城头村2个,安全村1个,新市镇城西村1个,有500多张春蚕养进了规模共育室。
小蚕规模共育室的出现尽管解了不少“三缺”农户的燃眉之急,但服务的范围较小,产生的影响也不大。而小蚕联户共育经过10多年推广,目前已成为该县农户养蚕的主流模式。此类模式通过农户自发组织联合养蚕,共火而不共蚕,大大地节省了饲养成本,方便了养蚕温度的控制。据悉,目前该县的小蚕联户共育饲养量达41200多张,参加农户为13500多户,占全县养蚕农户总数的近90%。
蚕茧价格的上涨大大地提高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是推动春蚕饲养量回升的主要因素。徳清县农业局蚕桑站站长沈永泉称,从2003年秋季开始,该县茧价开始回升,去年该县春茧的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944.45元,随着丝绸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的春茧也将会有一个不错的价格。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一产劳动力流失。尽管茧价的上涨使不少农户产生了饲养春蚕的想法,但却苦于蚕桑饲养中存在的缺劳力、缺技术、缺设施的“三缺”问题。小蚕规模共育和小蚕联户共育两种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正值小蚕饲养的农忙时节,新安镇城头村村民沈根元一家却像平常一样上着班,而他家却订养了2张春蚕。“我现在每天都是照常上班,儿子也还是每天跑运输。”沈根元笑着说,“我们家人的工作得以不受影响,这一切多亏了村里的小蚕规模共育室。”
日前,记者走进沈根元口中提到的小蚕规模共育室,200多平米的平房内,养上124张春蚕,而这仅由村里请来的10多名技术员在饲养。该规模共育室负责人潘师傅说:“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少都进了企业,有的家庭甚至是夫妻两人都上起了班,但却想趁着今年不错的茧价养点蚕。共育室里的那些蚕种基本都是这些家庭的。”据潘师傅介绍,目前共有80多户村民把蚕养进了共育室,而从小蚕一龄到三龄,期间所有的饲养工作都交给了共育室。
据了解,该县目前共有小蚕规模共育室4个,其中新安镇城头村2个,安全村1个,新市镇城西村1个,有500多张春蚕养进了规模共育室。
小蚕规模共育室的出现尽管解了不少“三缺”农户的燃眉之急,但服务的范围较小,产生的影响也不大。而小蚕联户共育经过10多年推广,目前已成为该县农户养蚕的主流模式。此类模式通过农户自发组织联合养蚕,共火而不共蚕,大大地节省了饲养成本,方便了养蚕温度的控制。据悉,目前该县的小蚕联户共育饲养量达41200多张,参加农户为13500多户,占全县养蚕农户总数的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