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养蚕富县 宁南成为四川第一蚕桑大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2-29 08:00:00
尽管眼下流行的市场经济观点认为政府尽量减少直接干预对于经济发展更为有利,但地理位置偏远的宁南县在发展蚕桑养殖方面却成功推行了一条亦计划亦市场中间路线:国有蚕桑公司与各级党委政府一道,将全县10万名分散的蚕桑养殖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与销售,创造了令人感叹的成绩——2004年宁南县蚕茧总量突破12万担,销售产值逾亿元,蚕农售茧收入较去年新增2000多万元,达7000多万元。据统计,2004年,宁南县人平产茧、蚕茧总产、蚕茧年增产量、蚕茧质量、蚕茧单产、行业综合效益六大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宁南流行着一种较为普遍的自我评价:把宁南蚕业比作一列在农业产业化轨道上行驶的快车,驾驶员是县委、县政府,车头是蚕茧公司,动力则是广大干部、技术员及蚕农们辛勤的汗水。
  宁南由蚕桑局成立宁南蚕茧公司,负责收购全县绝大部分蚕茧,并向蚕农提供各项种桑养蚕的技术服务。2004年,公司投资700余万元用于蚕桑生产上的扶持和奖励,农民只需极少的现金投入就可以获得现金收入。在蚕茧收购方面,无论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公司保证鲜茧收购价不低于10元/公斤,近十年来未向蚕农打过一张白条。利益关系将蚕农们和公司紧密地组织到一起,同时极少的现金投入与无风险的保护价收购使得蚕农们也较多地具有了农业产业工人的特质。
  要将10万分散的蚕农组织成为一体,光靠利益关系的粘合力尚不足。宁南县各级党委、政府组织还辅以行政命令,促成蚕农们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该县大部分的机关干部和全部的乡镇干部都参与到了蚕桑生产中去,定期下村入户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据了解,宁南县独具特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已为当地蚕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到2004年,全县桑树已由1974年不足万株增加到2亿株,如果按1米1株的间隔排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5圈!宁南县农业局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在宁南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实条件下,招商引资有相当的困难,且如此众多的蚕农要靠一两个私营企业来带动发展实属困难,因此政府的行政功能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结果实践证明该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