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义和镇义和村以蚕桑为骨干项目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见成效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2-13 09:13:00
义和村在该镇党委、政府既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既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路指导下,注重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把粮食生产、多种经营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以蚕桑为骨干项目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着眼点是:
一、以培植生态农业的新增长点为基础。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启动,农民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的重点示范工程,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针对当地实际,选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蚕桑为主要发展项目。
二、以当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循环利用为生态农业的中心立足点。义和村以本地蚕桑资源为主退耕还林500亩,等待纳入的尚有370亩,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经济优势,建立具有区域特色适度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高山实施保护性开发,形成林畜为主的山坡生态区;中低山以蚕桑、特早熟梨为主,形成高效生态工程区;山脚以粮食、多经为主搞综合立体开发。
三、以健全农业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带动生态农业发展。在注重区域化、规模化、立体化的基础上,跳出了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圈子,镇村通过一系列组织发动,分别组建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和特早熟梨专业合作社,为群众办理不得不办而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成为生产与市场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蚕桑专业合作社按股份制集纳股金6540元,其中入股高的500元,低的10元,发放社员证,组织饲养蚕种266张,建设省力化养蚕大棚6个,成功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年底按理事会章程为入股社员分红1200多元,全村群众发展蚕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390亩特早熟梨年产量达到2.5万kg,远销广东、重庆,价格10元/kg。
四、以解决具体问题促进生态农业发展。12月10日桑树冬管工作启动后,以村社宣传发动、分户操作修枝刷白;县蚕桑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亲临现场传授“合川式”桑树修枝整型、刷白治虫、除草施肥技术,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村里动用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从天河乡组织调运4000kg鲜石灰发放给群众,解决桑树刷白治虫当地买不到石灰的难题;结合冬耕除草,社员吴家美一次性给桑树施肥250kg;对全家外出户、缺劳力户,由社组织专人集中开展桑树冬管,解决遗留问题。由于针对实际情况解决了具体问题,该村桑树冬管工作进度快,质量高,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重庆市开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一、以培植生态农业的新增长点为基础。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启动,农民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的重点示范工程,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针对当地实际,选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蚕桑为主要发展项目。
二、以当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循环利用为生态农业的中心立足点。义和村以本地蚕桑资源为主退耕还林500亩,等待纳入的尚有370亩,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经济优势,建立具有区域特色适度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高山实施保护性开发,形成林畜为主的山坡生态区;中低山以蚕桑、特早熟梨为主,形成高效生态工程区;山脚以粮食、多经为主搞综合立体开发。
三、以健全农业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带动生态农业发展。在注重区域化、规模化、立体化的基础上,跳出了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圈子,镇村通过一系列组织发动,分别组建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和特早熟梨专业合作社,为群众办理不得不办而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成为生产与市场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蚕桑专业合作社按股份制集纳股金6540元,其中入股高的500元,低的10元,发放社员证,组织饲养蚕种266张,建设省力化养蚕大棚6个,成功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年底按理事会章程为入股社员分红1200多元,全村群众发展蚕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390亩特早熟梨年产量达到2.5万kg,远销广东、重庆,价格10元/kg。
四、以解决具体问题促进生态农业发展。12月10日桑树冬管工作启动后,以村社宣传发动、分户操作修枝刷白;县蚕桑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亲临现场传授“合川式”桑树修枝整型、刷白治虫、除草施肥技术,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村里动用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从天河乡组织调运4000kg鲜石灰发放给群众,解决桑树刷白治虫当地买不到石灰的难题;结合冬耕除草,社员吴家美一次性给桑树施肥250kg;对全家外出户、缺劳力户,由社组织专人集中开展桑树冬管,解决遗留问题。由于针对实际情况解决了具体问题,该村桑树冬管工作进度快,质量高,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重庆市开县蚕桑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