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江苏江都市秋茧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2-07 09:05:00
2004年江都市桑园总面积2.8万亩,比去年略有增加,秋茧成本收益共调查了4个镇的5个村9个常规养茧户,调查面积19亩,商品率100%,土地流转率24%。从调查情况看,产量、产值、税金和收购价格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劳动日工价和生产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用工数量持平,收益比去年同期下降。
一、产量、产值分析
9户平均每亩产量39.3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主产品产值每亩613.97元,比去年同期降31%,副产品产值每亩22.17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今年秋茧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农户产量高,产量最高的56.5公斤/亩;有的农户产量低,最低的只有28公斤/亩,甚至还有绝收的,如我市丁沟镇就有19个养茧户,一个蚕也不做茧,总趋势是比去年同期减产。影响产量的原因一是农药污染。这些农户的桑田靠近稻田,今年水稻病虫害严重,农民用农药治病虫时,天气干燥,雨水少,稻苗无法全部吸收农药,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桑叶污染。二是今年我市蚕籽迟发了2—3天,又遇到10月1日的冷空气,桑蚕上山迟了几天,引起桑叶卷叶虫—桑螟暴发,螟虫每年都在9月20日前后成虫,往年在螟虫成虫之前蚕茧就上山了,桑螟幼虫对蚕茧影响不大,而今年蚕上山迟,桑螟已是成虫了,直接和蚕争桑叶吃,在桑螟虫发生时,蚕农们分别使用了“丰田灵”、“快螨特”和“桑保请”等农药治了7—8次(往年只要治4次)但效果不佳。对如此严重的桑螟虫,经验丰富的专业养蚕点也束手无策。总结今年的教训,蚕农们普遍呼吁今后蚕种发放不宜太迟。
从今年秋茧的品质看,尽管天气少雨干燥,非常适合蚕茧生长,但由于受到农药影响,质量不如春茧好。今年秋茧9户平均销售价格7.81元/斤,比去年秋茧减少2.16元/斤,比春茧减少0.10元/斤。从销售的去路看,由于六合、姜堰、镇江等地的蚕茧价格均比江都高0.1—0.6元/斤,这样江都的蚕农难免不把蚕茧销往这些地方。江都市调查的9个农户收购价最高的9.05元/斤(使用方格罩),最低的只有7.3元/斤。使用方格罩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每亩收益比用草棍的养蚕户增加近100元。
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秋茧产量和收购价格下降,产值也随之减少。
二、生产成本分析
调查的9户养蚕户平均生产成本546.72元/亩,比去年同期上升16%。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一是由于桑叶虫害严重,治虫费用增加,9户平均农药费26.17元/亩,比去年上升20%;二是10月1日气温骤降,温度低蚕不上山做茧,为蚕房加温势必增加燃料费用。9户平均4.3元/亩,去年无此费用;三是部分农户为提高蚕茧品质,使用“方格罩”,工具材料费增加2.22元/亩,而去年无此费用;四是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按照新农本调查指标体系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增加7.66元/亩。除此之外,成本外支出22元/亩,与去年持平。
三、收益分析
9户出售蚕茧的平均净利润54.77元/亩,收益虽较去年减少(去年蚕茧收益是近几年来较高的),但与前几年相比收益还可以。再拿蚕茧与粮食来比较,今年粮食不但丰产而且丰收,特别是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今年蚕茧的比较效益要低于粮食。
尽管今年蚕茧价格不如历史最高年份,比较效益不如粮食,但农民们还是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农业,倾斜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有希望的。”
信息来源:江都市物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