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市红炉镇狠抓蚕桑生产成效显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0-18 07:13:00
重庆永川市红炉镇地处阴山脚下,离县城27公里,全镇共有5个村、128个社、6533户,农业人口21285人,现有耕地面积17335亩。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致富于农民,实现农村快速奔小康,红炉镇党委、政府决定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3年的艰苦努力,栽桑养蚕初具规模。2001年至2004年,新建桑园面积6694亩、栽桑609万株。2004年发种865张,比去年同期的475.5张,增发蚕种389.5张,增长82%;产茧27680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4265公斤,增产蚕茧13415公斤,增长94%,养蚕收入387520元,比去年同期185445元,增加收入202075元,增长109%,是全市今年蚕种增发比例最高的镇。他们的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为了搞好栽桑养蚕工作,全镇上下高度统一,认准发展蚕桑生产不动摇,为此,该镇党委、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农技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农技中心的全体同志为成员的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同时,对现已规划栽桑的三个蚕桑基地村也相应成立了蚕桑生产领导班子,做到了层层有人抓,户户有人管、有力地保证了蚕桑生产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责任、奖惩逗硬
为了更好地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镇、村、社层层订立了蚕桑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奖惩逗硬;二是加大考核力度,把蚕桑生产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镇对村支两委、驻村组长、挂村领导实行100分制,每增减任务的10%加减5分。同时,驻村组长、挂村领导每人还交500元作风险抵压金,对完成好的,发展栽桑大户多的村,凡得分在95分(含95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并奖责任人每人500元。得分90至94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奖责任人每人400元,得分85至89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奖责任人每人300元,得分80至84分,退还风险金,不进行奖励,得分75至79分,退还风险金的50%,惩责任人人平150元,得分75分,以下,不退还风险金,惩责任人人平300元。通过奖惩逗硬,有力地保正了各项指标的全面完成。
三、加大养蚕科技含量、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为了提高养蚕产量、质量和效益,在养蚕季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科学养蚕的宣传力度,同时对蚕农进行了养蚕技术培训,让蚕农真正掌握好各种实用技术。全镇养蚕户中方格簇的推广面达到90%以上,薄膜覆盖育达到70%,大蚕省力化蚕台育达到80%左右,从而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四、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该镇在抓好蚕桑生产的工作中,注重很抓典型,集中成片,重点规划了红石、红庆、万胜3个村,每个村必须注重抓栽桑养蚕大户,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栽桑达5000株以上的有715户,年养蚕达5张以上的有30户。如红庆村1社莫中碧,全家3人,今年全年养蚕22张,产茧704公斤,收入9856元,人平养蚕收入已达3285元。栽桑养蚕初具规模,通过这样的典型户来带动千家万户,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引进业主、加大投入
红炉镇政府引进了重庆金凤丝绸有限公司到红炉镇建设原料基地,2001年,重庆金凤公司加大对该镇蚕桑生产的投入,由金凤公司支付栽桑苗木款,当年就投入资金7万多元,用于购买桑苗,2002至2003年,又投入资金35万元,企业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形成共识
为了搞好栽桑养蚕工作,全镇上下高度统一,认准发展蚕桑生产不动摇,为此,该镇党委、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农技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农技中心的全体同志为成员的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同时,对现已规划栽桑的三个蚕桑基地村也相应成立了蚕桑生产领导班子,做到了层层有人抓,户户有人管、有力地保证了蚕桑生产的顺利实施。
二、明确责任、奖惩逗硬
为了更好地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镇、村、社层层订立了蚕桑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奖惩逗硬;二是加大考核力度,把蚕桑生产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镇对村支两委、驻村组长、挂村领导实行100分制,每增减任务的10%加减5分。同时,驻村组长、挂村领导每人还交500元作风险抵压金,对完成好的,发展栽桑大户多的村,凡得分在95分(含95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并奖责任人每人500元。得分90至94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奖责任人每人400元,得分85至89分,全部退还风险金,奖责任人每人300元,得分80至84分,退还风险金,不进行奖励,得分75至79分,退还风险金的50%,惩责任人人平150元,得分75分,以下,不退还风险金,惩责任人人平300元。通过奖惩逗硬,有力地保正了各项指标的全面完成。
三、加大养蚕科技含量、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为了提高养蚕产量、质量和效益,在养蚕季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科学养蚕的宣传力度,同时对蚕农进行了养蚕技术培训,让蚕农真正掌握好各种实用技术。全镇养蚕户中方格簇的推广面达到90%以上,薄膜覆盖育达到70%,大蚕省力化蚕台育达到80%左右,从而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四、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该镇在抓好蚕桑生产的工作中,注重很抓典型,集中成片,重点规划了红石、红庆、万胜3个村,每个村必须注重抓栽桑养蚕大户,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栽桑达5000株以上的有715户,年养蚕达5张以上的有30户。如红庆村1社莫中碧,全家3人,今年全年养蚕22张,产茧704公斤,收入9856元,人平养蚕收入已达3285元。栽桑养蚕初具规模,通过这样的典型户来带动千家万户,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引进业主、加大投入
红炉镇政府引进了重庆金凤丝绸有限公司到红炉镇建设原料基地,2001年,重庆金凤公司加大对该镇蚕桑生产的投入,由金凤公司支付栽桑苗木款,当年就投入资金7万多元,用于购买桑苗,2002至2003年,又投入资金35万元,企业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