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崛起茧丝绸一条“龙”产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0-08 08:05:00
安徽黟县狠抓基地建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形成了制种、育苗、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捻线、织绸等一条龙产业化格局。目前黟县拥有桑园面积2667公顷,年产鲜茧2000吨,养蚕农户15000户,占全县农户的70%以上;去年茧丝绸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9.3%,成为支柱产业。
该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发展原则,政府实行栽桑补助政策,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近年来,县政府投入补助资金300多万元,争取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补助500余万元,建设百亩以上蚕桑示范基地212片,千亩桑园基地一个。县里不断扶持、培育一批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为蚕桑生产增强后劲。县蚕种场是皖南最大的蚕种培育基地,所培育的一些蚕种达到部优,年产蚕种20万张,除保证本县蚕农外,还销往宣城、池州、芜湖等地。县缫丝厂始建于1980年,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年产白厂丝400吨,产值1亿元。
同时,他们加强县乡村三级茧丝绸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扩大队伍,制定管理办法,广泛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县已有县级技术干部11人,乡镇技术辅导员10名,村级辅导员40名,为培植优质桑园示范基地,提高桑园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
该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发展原则,政府实行栽桑补助政策,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近年来,县政府投入补助资金300多万元,争取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补助500余万元,建设百亩以上蚕桑示范基地212片,千亩桑园基地一个。县里不断扶持、培育一批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为蚕桑生产增强后劲。县蚕种场是皖南最大的蚕种培育基地,所培育的一些蚕种达到部优,年产蚕种20万张,除保证本县蚕农外,还销往宣城、池州、芜湖等地。县缫丝厂始建于1980年,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年产白厂丝400吨,产值1亿元。
同时,他们加强县乡村三级茧丝绸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扩大队伍,制定管理办法,广泛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县已有县级技术干部11人,乡镇技术辅导员10名,村级辅导员40名,为培植优质桑园示范基地,提高桑园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