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农户农民成“员工”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7-13 08:21:00
一份8年的长期订货合同将四川巴州区玉山镇黄柏村一半多农民的收入和丝厂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6月下旬,记者来到黄柏村蚕茧收购处。一中年汉子汗流满面地喊着“让让”,挑着大挑鲜茧,挤进了售茧的人群。“哟!老周,今年发茧财了!”“算啥子发财哟,人家2队黄代文家才叫发财,一年要卖1万多元!”
黄柏村养蚕专业户与巴州区永益丝厂签订了为期8年的产销合同,合同明文规定无论市场风险如何,公司的最低保护价是12元/公斤,全产全销,如市场价高于12元,公司则保证以略高于市场价0.5-1.0元的价格收购。这相当于保证了养蚕户8年的收益。
养蚕大户王家科说:“前几年我都安排砍桑树了,公司不交这个底,不打这个保证,我们哪里还愿再栽桑树!现在,我家新植的这1亩多密植桑加上几千株四边桑,一年养个10张纸没问题,像今年这个价,不说1万块,七八千是没问题的。”
前些年,由于丝绸市场疲软等原因,这个有较好蚕桑生产基础的村子挖桑毁园现象时有发生。对把黄柏村确定为蚕桑基地,村民反响冷漠。为了取得蚕农的信任,公司免费运来12吨消毒石灰,并派出13个技术人员对桑树进行全面修枝整形。同时承诺,在今年内修好村道,用实际行动向蚕农“交底”。同时,公司与自愿栽桑养蚕的170余户蚕民签订了为期8年的产销合同,给每个蚕农吃了个“定心丸”。
如今永益公司把当地养蚕户看作公司一员。技术员马纯刚说,没想到当地群众接受新产品这么快,公司将在夏季推广130台自动蚕台和150张纸用的自动方格簇,并逐步实现自动化养蚕,降低蚕农的劳动强度,增加蚕农的经济效益。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