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形成百万亩桑规模进而确定工作新思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2-29 08:49:00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蚕桑发展的一个亮点。据2003年全省23个蚕茧生产县(区)的统计,桑园面积为108万亩,其中投产桑园66万亩;全省养蚕农户约30万户,全年发种50.23万张,产茧16680吨。年平实际收购统茧价为10元/公斤,其中夏秋茧收购统茧价为13.8元/公斤,最低为7.8元/公斤,最高为16.5元/公斤。去冬今春以来,部分市县,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把栽桑纳入退耕还林中的经济林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采取政府扶持和农民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兴建新品种桑园。并且用陕桑305等优良品种,对老劣桑进行改造,全省共改造老劣桑园7.8万亩,新建桑园9.8万亩,其中栽植陕桑305新品种3.1万亩,增进了生产基础。
该省按照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定2004年工作思路,力,使蚕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1、体制创新。加快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要积极发展蚕农合作组织。各级主管部门是农民蚕茧合作组织发育的决策推动者和协调服务者,要为蚕农合作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要通过协调用好“绿箱政策”,切实解决以合作社名义的工商登记问题,赋予法律地位,帮助他们处理好税收减免、财政金融信贷支持等工作,形成一个很好的支撑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好蚕业第一车间的问题。
2、突出重点,扩大蚕桑实用技术推广。主要是以防微为中心的蚕病综合防治、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技术、千阳等县的简易大棚设施高效养蚕技术、方格蔟上蔟技术、和桑蚕新品种等重点技术推广工作。
3、信息引导,努力提高蚕茧质量竞争能力。随着秋季蚕茧价格的攀升,要抓好信息引导工作,让蚕农了解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清醒认识到市场起落的必然,认识到提质增效是长久之计,提高桑叶产量和蚕茧质量,从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陕西省园艺蚕桑站文稿摘编)
该省按照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定2004年工作思路,力,使蚕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1、体制创新。加快蚕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要积极发展蚕农合作组织。各级主管部门是农民蚕茧合作组织发育的决策推动者和协调服务者,要为蚕农合作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要通过协调用好“绿箱政策”,切实解决以合作社名义的工商登记问题,赋予法律地位,帮助他们处理好税收减免、财政金融信贷支持等工作,形成一个很好的支撑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好蚕业第一车间的问题。
2、突出重点,扩大蚕桑实用技术推广。主要是以防微为中心的蚕病综合防治、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技术、千阳等县的简易大棚设施高效养蚕技术、方格蔟上蔟技术、和桑蚕新品种等重点技术推广工作。
3、信息引导,努力提高蚕茧质量竞争能力。随着秋季蚕茧价格的攀升,要抓好信息引导工作,让蚕农了解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清醒认识到市场起落的必然,认识到提质增效是长久之计,提高桑叶产量和蚕茧质量,从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陕西省园艺蚕桑站文稿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