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桑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发种量全国第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2-27 08:18:00
广西是我国蚕桑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经过多年跨越式发展,2003年桑园面积达10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5万亩;全年养蚕260万张,桑蚕鲜茧产量8.0万吨,比上年增长7.96%;鲜茧全年平均售价13.34元/公斤,比上年的9.77元/公斤提高了36.54%,其中9月份平均达到16.8元/公斤;全年播桑种7316公斤,同比增10.78%。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新的基础。
为加强蚕桑生产管理,该区颁布实施《广西桑蚕种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冷库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质量管理暂行规定》4个暂行管理规定和《关于广西桑蚕种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进一步规范了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的管理。同时加大新品种和重点技术及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和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着力提高自治区桑蚕技术水平,实现桑、蚕良种的推广普及率达100%,推广桑新品种桂桑优12、62共18万亩,蚕新品种“桂蚕一号”24万张;建立桑蚕示范样板基地120个;推广方格蔟具300多万片;推广应用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30万亩。并且,针对“网称广西蚕业应降温”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近2万字的《广西桑蚕发展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广西桑蚕业面临的形势分析及发展意见》,一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肯定。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批示精神,撰写了《关于稳步发展广西桑蚕生产的意见》,下发各市、地、县(市、区),指导当地生产发展,以确保全区桑蚕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配合自治区农业厅做好桑蚕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
最近,该区进一步制定了2004年的发展规划,锁定的目标是:全区桑园稳定在110万亩,发种量300万张,鲜茧总产8.8万吨。并且,将实施“优茧工程”、打造广西优质蚕茧品牌,作为新一年的发展战略,具体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蚕桑良种化工程建设,加快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新品种桑和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新品种蚕的推广,并对部分桑蚕普通种场进行改造扩建,提高蚕种生产能力和蚕种质量;二是建立健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重点做好自治区蚕种检疫中心的改造扩建;三是加大优质原料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宜州、象州等10个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使其率先成为广西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
为加强蚕桑生产管理,该区颁布实施《广西桑蚕种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冷库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质量管理暂行规定》4个暂行管理规定和《关于广西桑蚕种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进一步规范了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的管理。同时加大新品种和重点技术及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和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着力提高自治区桑蚕技术水平,实现桑、蚕良种的推广普及率达100%,推广桑新品种桂桑优12、62共18万亩,蚕新品种“桂蚕一号”24万张;建立桑蚕示范样板基地120个;推广方格蔟具300多万片;推广应用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30万亩。并且,针对“网称广西蚕业应降温”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近2万字的《广西桑蚕发展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广西桑蚕业面临的形势分析及发展意见》,一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肯定。根据自治区领导的批示精神,撰写了《关于稳步发展广西桑蚕生产的意见》,下发各市、地、县(市、区),指导当地生产发展,以确保全区桑蚕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配合自治区农业厅做好桑蚕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
最近,该区进一步制定了2004年的发展规划,锁定的目标是:全区桑园稳定在110万亩,发种量300万张,鲜茧总产8.8万吨。并且,将实施“优茧工程”、打造广西优质蚕茧品牌,作为新一年的发展战略,具体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蚕桑良种化工程建设,加快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新品种桑和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新品种蚕的推广,并对部分桑蚕普通种场进行改造扩建,提高蚕种生产能力和蚕种质量;二是建立健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重点做好自治区蚕种检疫中心的改造扩建;三是加大优质原料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宜州、象州等10个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使其率先成为广西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