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茧站为何打“白条”?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8-01 08:40:00
缙云县东方镇是全县的养蚕重点镇,有蚕农2000多户,今年养春蚕4000多张,大约产茧3500多担,可说是丰产年。但人们万万没有意料到的是:靖岳茧站却在收购时打白条,并且先收购后定价。5月30日开秤,到5月31日才定价,每公斤最高价只有21元。而另一位蚕农应官多今年和另外几户蚕农一起将蚕茧运到磐安出售,当地收购价每公斤为22.4元,扣除路费、运输费,他的售价仍比售于靖岳茧站略高。
6月1日、2日,几百蚕农手持“白条”涌向靖岳茧站要求提价。这引起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竭力稳定蚕农的情绪,另一方面与茧站上级部门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紧急磋商。本着既不伤害蚕农的积极性,又尽量维护企业利益的原则,从今年争取到的蚕桑基地建设补助款中抽取部分,补贴给当地蚕农每公斤0.6元,并由公司先垫付。另外,由于该笔基地补助是今年争取来用于东方镇的款项,因此镇外蚕农不享受补价。
“白条”风波虽平,但内中原因值得总结。蚕农们说,茧站打“白条”的做法已有多年。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7年的国有企业,担负了全县4万亩蚕桑的生产指导、种苗供应、蚕茧的收购、外销等任务,对缙云县蚕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企业内部机制不活,职工负担重,平时还要担负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指导生产等支出,企业已越来越不堪重负。
企业“官不官,商不商”的陈旧机制,更是无法应对来自周边地区私营茧站强有力的挑战。缙云的蚕茧,尤其是东方镇的蚕茧产出早,质量高,一直来也是周边外县茧业公司的主要收购对象。这些外县收购单位都是民营企业,负担轻、机制活,极具竞争力。对缙云的茧站而言,每一次的收购定价都是一次商战,都要在分析市场走向、比较周边县的价格后才能定出收购价。因此,出现向蚕农先收后定价的现象。
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有关领导表示,对蚕农先收后定价的做法有欠妥当,在今后的收购中将予以纠正。同时,公司已向上级部门报告,要求尽快实施企业的改制,真正实现企业与蚕农的“双赢”。
6月1日、2日,几百蚕农手持“白条”涌向靖岳茧站要求提价。这引起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竭力稳定蚕农的情绪,另一方面与茧站上级部门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紧急磋商。本着既不伤害蚕农的积极性,又尽量维护企业利益的原则,从今年争取到的蚕桑基地建设补助款中抽取部分,补贴给当地蚕农每公斤0.6元,并由公司先垫付。另外,由于该笔基地补助是今年争取来用于东方镇的款项,因此镇外蚕农不享受补价。
“白条”风波虽平,但内中原因值得总结。蚕农们说,茧站打“白条”的做法已有多年。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7年的国有企业,担负了全县4万亩蚕桑的生产指导、种苗供应、蚕茧的收购、外销等任务,对缙云县蚕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企业内部机制不活,职工负担重,平时还要担负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指导生产等支出,企业已越来越不堪重负。
企业“官不官,商不商”的陈旧机制,更是无法应对来自周边地区私营茧站强有力的挑战。缙云的蚕茧,尤其是东方镇的蚕茧产出早,质量高,一直来也是周边外县茧业公司的主要收购对象。这些外县收购单位都是民营企业,负担轻、机制活,极具竞争力。对缙云的茧站而言,每一次的收购定价都是一次商战,都要在分析市场走向、比较周边县的价格后才能定出收购价。因此,出现向蚕农先收后定价的现象。
缙云县茧业丝绸有限公司有关领导表示,对蚕农先收后定价的做法有欠妥当,在今后的收购中将予以纠正。同时,公司已向上级部门报告,要求尽快实施企业的改制,真正实现企业与蚕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