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蚕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1-17 10:48:00


2006年1月13~14日,广西区蚕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市召开,自治区农业厅张明沛厅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为打造全国桑蚕强省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十五”期间,我区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全区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部署,围绕争创全国蚕桑第一大省目标,克服了长期极端干旱、高温酷热天气、特大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和经费不足等困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取得了辉煌成就。2000年全区桑园面积仅30万亩,蚕茧产量2.95万吨,全国排名第六位。去年,发展到桑园面积140.16万亩,年产蚕茧14.03万吨,均比2000年增加了3.7倍;蚕桑业总产值60.61亿元,其中农民卖茧收入27.72亿元,蚕茧收烘初加工产值31.36亿元,全区蚕种、桑种桑苗产值1.6亿元。全区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了全国蚕桑第一大省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区桑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张明沛厅长高度概括和赞扬了桑蚕发展精神:抢抓机遇,强势推进,科学发展,勇争第一。张厅长总结我区桑蚕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各级高度重视,把桑蚕作为第一产业打造;二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多项主推技术成效显著。2005年,全区桑蚕主导品种推广应用率90%以上,优良桑品种“桂桑优62”、“桂桑优12”推广面积达50.3万亩,小蚕共育率达39.8%,方格蔟技术应用率达51.1%;三是质量提高价格上扬,蚕农增收形势喜人。去年全区养蚕农户60.26万户,售茧总收入达27.72亿元,户均收入4600元,户均增收1759元。蚕农人均养蚕收入1020元,人均比上年增收370.9元。全区养蚕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6222户,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11.83万户。种桑养蚕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四是推行区域化布局,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05年南宁、河池、来宾、柳州、贵港五大蚕桑优势产业区桑园面积占全自治区81.2%,鲜茧产量占89.7%。鲜茧产量万担以上的县(市、区)有31个,10万担以上的有8个,5万—10万担的有9个,全区涌现出一大批蚕桑生产专业乡(镇)、村、屯和专业户,规模化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五是果断决策应对灾害,灾后恢复生产成效显著;六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推进桑蚕科学发展;七是坚持开放带动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张厅长强调,蚕桑在我区优势区域已出现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狠抓质量,创造新辉煌,要认真制订新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从全国桑蚕第一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发展,力争成为重点强省,务必在七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瞄准目标作好规划,务必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方向有新突破;二是实施科教兴蚕战略,务必在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上有新突破;三是坚持良种致上原则,务必在确保蚕种质量安全、足量供应上有新突破;四是切实搞好服务体系建设,务必在推广良种良法上有新突破;五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务必在提升蚕茧质量、打造品牌上有新突破;六是坚持抓好龙头带动,务必在推进实施产业化经营上有新突破;七是着力开发蚕桑新用途,务必在发展生态型蚕业上有新突破。张厅长还要求加强五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有效推进;二是强化目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强大责任,齐心协力,做好服务;四是强化宣传,树立样板,多方引导;五是强化素质,培养人才,壮大发展。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全区14个市、54个蚕桑生产县蚕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23个蚕种场场长;广西蚕学会理事;自治区经委、区丝绸公司、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农仪公司、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和代表等,共130多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五”以来我区蚕桑产业的成就和经验,发扬成绩,分析形势,部署抓好“十一五”蚕桑生产工作,明确新目标,落实新任务;总结交流2005年桑蚕生产情况,讨论分析蚕种及鲜茧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2006年蚕种生产计划,部署今年桑蚕生产工作重点。
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谭明处长在会上分析了当前我区蚕桑发展形势,提出了做强我区桑蚕业的一些具体措施;会议还安排了宜州市等4个县市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会议围绕张明沛厅长的讲话精神,就如何实现我区蚕业发展目标、争创全国桑蚕强省,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根据会议议程安排,还召开了蚕种生产专题会,总结和交流2005年我区蚕种生产情况和蚕种业协会运行情况,分析蚕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今年蚕种生产计划和防微措施等。
最后,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胡乐山站长作了题为《继往开来,为建设桑蚕强省而努力工作》的总结报告,并具体部署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信息来源: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