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四川遂宁出台做好06年蚕桑生产工作的意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3-14 09:49:00


            遂宁市农业局文件

           遂市农业[2006]26号

            遂宁市农业局

       关于做好2006年蚕桑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农业局、蚕业企业:

  为了深入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持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壮大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努力完成今年蚕桑生产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现将有关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2006年蚕桑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今年蚕业生产要认真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全市蚕业将贯彻“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保持蚕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2、工作目标。发种7万张(其中:射洪县53000张,蓬溪县8000张,安居区7000张,大英县2000张)。生产蚕茧2100吨(其中:射洪县1500吨,蓬溪县260吨,安居区240吨,大英县100吨),蚕茧单产、质量和蚕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3、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保证蚕业有序发展。蚕业生产经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坚决维护许可证管理办法。二是发足蚕种,保证增产增收。三是抓好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四是督促蚕业企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五是加强科技兴蚕力度,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二、工作措施

  1、正确把握蚕业形势,努力建设蚕业特色产业。2005年中国丝绸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目前无论在蚕茧产量、丝的产量上,还是在蚕丝内销和出口价格上,保持着良好的运行。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际茧丝绸市场非常活跃,对我国茧丝绸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茧丝价格达到33万元/吨,为历史最高价,预计2006年蚕茧价格将比2005年同期有大幅提高,蚕农栽桑养蚕效益非常显著,必将刺激蚕桑生产新的一轮大发展。2006年农民茧款年收入在2005年4000万元基础上有望达到5000万元,蚕业将成为农村特色经济作物中的一个新的增长亮点,各地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抓好当前蚕业生产。

  2、加强领导。各级要统一认识,坚定对蚕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应把蚕业产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骨干产业,加强对蚕业生产和产业化建设的协调管理,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与协调,坚决贯彻执行蚕业产业政策,维护蚕业生产者的权利,协调好蚕业经营企业与蚕农的关系,各生产组织单位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动请示汇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把蚕桑列上议事日程,以保证2006年目标的实现。

  3、做好全年生产布局,突出重点。科学的养蚕规划和布局,对充分利用有限的桑树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要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当年的气候特点,结合今年茧丝市场的特点,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布局今年蚕桑生产。2006年原则都按四季布局生产,确保全年发种量有一个新的突破。全市全年发种目标7万张,力争达到7.5万张。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4、认真做好蚕种的组织供应。蚕种的组织供应是一项具体工作,要求做到:一是要组织足够的蚕种,做到农民需要多少,组织多少,在各自承担的供种范围内,不得出现漏、缺、少供情况。各蚕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协助做好蚕种供应工作。二是加强新品种的推广,今年的重点推广使用两对新蚕品种,春秋饲养多丝量春秋兼用种“871×872”,夏秋饲养“洞庭×碧波”,其它品种只能作为补充,调剂使用,不得随意变更使用品种,以减少蚕茧茧丝偏差,提高蚕茧市场竞争力。三是把好蚕种质量关,今年春夏蚕种偏缺,各公司组织的蚕种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坚持“四不用原则”,即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检疫的蚕种,不得使用自留蚕种,不得使用无商标的蚕种,不得使用无检验检疫合格证的蚕种,出库时,必须查看两个检验报告,对于省外的蚕种,要先申报检疫,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不报不检使用外省蚕种。四是认真做好蚕种的预定,做到逐村逐社逐户预定,这项任务面宽量大,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分人分片负责,以减少蚕种损失。五是贯彻执行《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和蚕业管理规定,蚕种的组织供应应严格执行许可证资格管理,未取得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蚕种供应,同时各供种单位要积极进行种款的筹措,今年全省蚕种已提价,要进快做好宣传工作,并严格执行蚕种价格政策。

  5、抓好科技兴蚕,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科技兴蚕是蚕业发展的关键,当前科技兴蚕的工作重点一是狠抓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坚持相对集中,规模发展,突出重点,从今年开始,三县一区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高产优质桑园建设,三年内优质桑园面积力争达到6万亩(现在约2万亩),同时要加强优质桑品种推广和低产桑的改造,主要推广“嘉陵20号”、实枯11-6、湘7920等。大力推广一步成园建园技术,提高建园速度和质量。继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蚕桑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倡导重点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地企业参与蚕业经济的整合,建立原料基地,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链。同时也可发展一批大户联基地,带农户走蚕业协会建基地的道路。二是抓好新蚕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当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春用品种“871×872”和夏秋品种“洞庭×碧波”已使用了4年,各公司都应适度引进新的品种进行示范。三是加大桑树改良,小蚕防干育,大蚕省力化,蚕病统防,纸板方格蔟应用等实用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广力度,同时加强桑、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的损失,达到提高质量,提高单产。四是努力构建新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为蚕农提供切实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重点抓好蚕业专合组织的发展,利用专合组织的力量,解决农民无技术,无信息,无资金,无市场的问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6、做好桑树资源的合理流转。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举家外迁的比例也不在少数,现实中存在有桑园无劳力,或有劳力无技术的现状,造成一部分桑树闲置,无人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各地要鼓励支持业主、大户承包外出务工农户和无养蚕能力农户的闲置桑树,规范合同,促使空闲桑树资源的合理流转,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养蚕量和规模化养蚕。

  7、加强蚕业产业化经营。我市蚕业发展的模式仍以四边桑、间作桑、小桑园三结合的栽植模式。重点抓好规模间作桑园的发展,加快蚕桑生产由次产区向优势产区转移,推进蚕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重点扶持蚕桑大户、专业户的发展,赋予有条件的专业大户蚕茧自产自销自营权。重点抓好香山、金华、双溪、天仙、仁和、金家、广兴、太和、万林、太乙、玉峰、河边、马家、西眉、磨溪、黄泥、任隆等优质基地乡镇的蚕桑规模化生产。依托射洪隆泰、西眉万利、遂宁丝科、蓬溪南丰、蓬溪富友、大英元华等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以贸补农,以工补农方式支持蚕桑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专业蚕桑示范基地,加大“公司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成政府推动,龙头牵动,农户联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格局。继续努力推行“定单”蚕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责利,提高订单履约率,使企业与蚕农建立稳定的订单关系。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8、加强蚕业行政执法。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行政许可法,畜牧法,蚕种管理条例,强化行业管理,继续加大蚕种、蚕桑的执法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对持证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依法从业意识,自觉履行为蚕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义务,要防止因蚕种,蚕茧的垄断经营损害行业各环节特别是蚕农的利益,为蚕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严格蚕种生产、蚕种供应许可证的管理。三是加强诚信建设,认真履行向蚕农的承诺,严格执行蚕种价格政策,提高诚信意织,促进行业持续有序发展。

               二OO六年三月六日

信息来源:四川蚕业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