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丝绸春季交易会总结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4-26 15:11:00
由我会主办、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承办的“2006中国丝绸春季交易会”于2月20日-22日在香港成功举行。本届交易会正逢国内丝价持续走高的非常时期,因此受到了我会和商务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会王沈阳会长亲临展场视察,并与企业和国外客户进行深入交谈,了解情况。王宇秘书长出任团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王北鹰副司长、对外贸易司纺织品出口处鲍立荣调研员及监察局刘玉庆主任到会指导。本届交易会通过我会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的认真组织以及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企业及客户到会情况
本届交易会参会企业47家,参会代表91名。到会客商83人,到会人数略少于往届。其中,香港35人、印度31人、日本4 人、泰国4 人、尼泊尔3 人、孟加拉国2人、意大利1人、瑞士1人、马来西亚1人、菲律宾1人。由于丝价原因,印度和香港本地客商到会人数有一定程度减少。
二、成交情况
据统计,本届交易会实际及意向性成交共计733 万美元,比2005年春交会(1911.17万美元)下降61.65%。其中,丝类成交184.5 吨,金额642万美元;绸类成交 33.6 万米,金额91万美元(见附表)。

三、成交情况分析
本届交易会成交额大幅下降,仅为733万美元,比去年春交会下降61.65%,主要原因一是国内茧丝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成本大幅上涨;二是国内茧丝供应紧张,企业库存较少,惜售心态明显;三是今年茧丝产量及价格走势不确定,出口企业和外商对目前的高价位持观望态度,签约较为谨慎。
成交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市场多元化程度提高,出现欧洲、印度、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欧洲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对欧洲、印度、日本三个市场的出口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分别为32.74%、32.13%和31.24%;对印度方面成交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印度市场价格承受力较低,印度客商在目前的高价位不敢大量签约,观望心态明显。
2. 浙江、山东两省的企业成交额较大。出口成交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依次为:浙江桐乡花神生丝有限公司(196万美元)、泰安市泰银制丝有限责任公司(146.1万美元)、浙江三环丝绸股份有限公司(125.6万美元)。
3. 成交价格大幅上涨。
丝类商品:厂丝平均成交单价为41.25美元/公斤,远高于去年22.88美元/公斤的出口平均单价,升幅高达80.29%,已接近历史高位。出口成交价格对日本最高,为43.33美元/公斤;对印度最低,为37.06美元/公斤;对欧洲为41.6美元/公斤。
捻丝平均成交单价为45.28美元/公斤,比去年25.19美元/公斤的出口平均单价上升79.75%。
双宫丝、柞蚕丝及绢纺纱线的成交价格亦有不同程度增长。
绸类商品:坯绸平均成交单价为2.62美元/米,比去年全年出口平均单价上升18.55%,印染绸平均成交单价为3.2美元/米,比去年全年出口平均单价下降15.79%。
四、交易会期间的主要活动
1、召开了预备会。交易会前,我会依惯例组织参展企业召开了业务预备会。会上王北鹰副司长简要介绍了去年全国蚕茧生产收购情况及丝绸工业运行状况,并大致介绍了今年的蚕茧生产安排计划,提醒企业关注国内丝价变化趋势,谨慎签约;鲍立荣调研员介绍了去年全国纺织品出口形势及05、06年蚕丝配额分配情况,希望企业自觉遵守国际国内贸易法则,加强行业自律,共同营造一个稳定的贸易环境。我会向企业通报了去年丝绸出口中企业在贸易中的有关问题以及国外纺织品贸易保护方面的有关情况。各位领导的情况介绍,使企业对丝绸商品国际国内形势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对贸易洽谈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王沈阳会长会见了日本松村株式会社社长松村章一郎先生。王会长在结束了土耳其的会谈后直飞香港,对丝绸小交会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解日本放开配额限制后的市场动向,他专门抽时间会见了日本最大的丝绸进口及生产商松村章一郎先生。王会长向松村章一郎先生介绍了去年我国丝绸贸易的有关情况,松村章一郎先生也向王会长介绍了去年其企业的贸易情况以及日本市场的近况。
3、我会人员与企业和客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交易会期间,我会人员与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和日本、印度等多位客商进行了交谈,充分听取了企业和客商的意见和看法。
从小交会情况看,企业和客商都希望丝绸行业能平稳发展,丝价能保持相对稳定,丝价过高或过低都对丝绸行业发展不利,总体以保持平稳为好,以利出口成交。
以上特报。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2006年3月2日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