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绵阳市2006年蚕业工作意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4-18 09:36:00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厅蚕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切实抓好我市蚕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现对2006年蚕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

  一、指导思想 坚持"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指导思想。巩固现有蚕业生产基础,充分发挥加工业的领先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依托,专业协会为纽带,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和农民养蚕收入,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抓住"东桑西移"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建设中国西部优势茧丝出口基地为总体目标。全年新栽桑树5万亩,养蚕发种45万张,生产蚕茧1500万公斤,蚕茧平均单产达到31公斤以上,农民茧款收入达到2.5亿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年产茧10万公斤以上的基地乡镇40个,5万公斤以上的基地乡镇30个,年养蚕收入在12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10万户。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深化蚕业体制改革,力争理顺蚕业管理体制 积极配合市委政研究室、市人事局、市编办、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做好蚕业管理体制调研工作,争取理顺蚕业管理体制,为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机遇积极发展蚕桑,打造中国西部优势茧丝出口基地 1、加大对蚕丝产业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弘扬嫘祖蚕丝文化,提高蚕丝产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让社会各界广泛知晓:蚕丝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链长,商品率高,产品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出口创汇;产业发展前景好,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蚕业的重视和支持。 2、做好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重点发展50个优质蚕茧基地乡镇,建成高产桑园35万亩,产茧达到40万担。各区市县蚕业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按照最适生态、比较效益、适度集中的原则,根据自然气候条件、产业基础等情况,建设一批蚕桑基地乡镇、特色村、专业社,为茧丝绸加工业提供优质可靠的原料保障。 3、积极争取资金扶持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对"东桑西移工程"投入资金,计划在西部重点发展200个左右万亩生态蚕茧出口基地。各地应当打好基础,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对绵阳蚕桑生产发展的扶持。 (三)加强蚕业管理和蚕业行政执法 加强蚕种管理,严把质量关。2006年,蚕种出库要求做到"三到位":一是持证出库,二是必须由经营单位来人出库,三是种款到位。要严格执行蚕种价格政策,不得压低或抬高价格销售。对于在省外调进蚕种,要先申报,后检疫,再调入,禁止不报不检使用外省蚕种。 蚕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蚕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解决执法难的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加大蚕种执法力度,打击无证生产、经营蚕种行为,维护蚕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执法检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经营无商标的蚕种和无检验检疫合格证的蚕种。 (四)抓好蚕桑基地建设 抓住茧丝绸市场行情看涨和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农民投资发展蚕桑基地,改良生产、加工设备。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地方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将桑树作为生态经济林予以优先安排。同时,要管好现有桑树,通过嫁接实现品种改良换代,在桑树施肥、防病除虫等工作上加大力度,确保桑叶优质高产。 (五)推广桑、蚕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科技兴蚕 1、加强农村蚕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网络,加强技术指导和技物配套服务,将桑、蚕新品种和节本增效的蚕业实用新技术普及到农户。 2、抓好优良新桑、蚕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工作。着重做好新桑、蚕品种的品质调查和品种区域化推广工作,逐步改变品种单一的局面,实现品种改良换代,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蚕业经济效益。在重点推广"871×872"、"洞庭×碧波" 蚕品种和"嘉陵"系列超高产多倍体桑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试验、推广"873×874"等其它新品种。 3、抓好栽桑养蚕关键实用技术的普及落实工作,提高蚕业科技水平。重点抓好小蚕共育、发蚁、省力化简易养蚕、桑树一步成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普及落实工作。针对当前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的矛盾,重点推广普及省力化简易养蚕技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优质增效。 (六)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推进产业化发展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纽带,带动广大养蚕农户发展优蚕茧生产基地。通过加强协助与协调,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促使龙头企业在蚕桑生产规模、效益、蚕业科技水平、蚕业生态环境、蚕业产业化等方面继续名列全省前茅。根据各区市县自然气候条件和区域经济特点,调整蚕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探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使全市蚕业产业化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七)抓好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和桑树病虫预测预报 1、加强蚕种生产过程的消毒防病和检验、检疫,控制胚种传染。认真贯彻"四多、两小、严禁混"技术措施,加强对预知检查、杀蛾装合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母蛾检验、成品检疫抽样的代表性和检验的准确性。 2、加强对大面积蚕桑生产的疫情控制。选择使用合格蚕种,非疫区不能使用疫区蚕种,轻疫区不能使用重疫区蚕种。严格做好蚕前、蚕期、蚕后消毒,发现蚕病按照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控制,防止蔓延扩散。 3、做好桑树病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利用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现有的病虫预测预报网络,有效监控桑树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八)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协会章程,积极开展活动。一是要建立完善行规制度;二是要针对行业出现的问题如蚕茧大战等,通过协会内部平等协商,建立完善维护行业利益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三是发挥协会协助行业管理的职能,自觉维护蚕种、蚕茧市场秩序,搞好边界协调。支持管理部门打击违反国家物价政策的蚕种购销行为,打击无证供种、无证收茧行为,切实保护蚕业基础,保护蚕农利益,保护行业利益。


                       二OO六年四月六日

主题词:农业 蚕业 工作意见 抄送:市委农办、市人大农工委、市政协农委,省蚕业管理总站。

信息来源:四川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