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江苏海安在鲁西北嫁接养蚕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3-30 09:24:00

  3月5日,山东省齐河县领导到江苏省海安县“走亲戚”来了,当天,该县与海安鑫缘茧丝绸集团达成了在齐河再发展5万亩桑园、建立丝绸生产企业的合作意向。
  
  去年,海安鑫缘茧丝绸集团帮助齐河县发展桑园5万亩,使该县全年蚕茧总产量达到了48万公斤,当地有3.5万户蚕农因此增加收入1100万元。鑫缘集团亦借机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了生产能力,当年形成产值10.28亿元。
  
  走出去,开辟一方新天地海安是闻名全国的“茧丝绸之乡”,蚕茧产量已连续25年位于全省第一,连续5年位于全国第一,目前,海安的茧丝绸行业已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前几年,海安的桑园面积达到了18万亩,有效地支撑了丝绸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不断壮大,海安的桑园种植面积呈萎缩趋势,加上部分蚕农进入工厂务工,海安的养蚕业和丝绸产业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丝绸产业是海安的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海安县委书记张爱军鼓励作为全县丝绸行业龙头老大的鑫缘茧丝绸集团:“解放思想,走出去,开辟一方新天地!”
  
  机会来了!2004年秋天,在国家农业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农业部的几名专家充当起“红娘”,为鑫缘集团和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牵起了红线。秋末冬初,鑫缘集团的高层管理者踏上了齐河的土地,经过反复调研,迅速与齐河县政府签订在当地扩桑养蚕的协议,并收购了齐河县丝绸公司,新成立齐鑫丝绸公司。
  
  当年冬天,海安的10多名蚕桑种植技术人员赴齐河,指导蚕农扩桑近3万亩,改造更新老桑2万多亩。
  
  海安人为我们树了榜样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和济南隔黄河相望,属黄河风沙区,多年来,当地一直是沙多、树少、粮低,老百姓用“看不见路,张不开嘴,睁不开眼,揭不开锅”形容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困难。上世纪90年代初,齐河县也曾设想借助栽桑养蚕,帮助农民致富,全县栽种了8万亩桑田,可是,由于桑园管理呈粗放式,同时又缺少蚕茧深加工企业,到2004年,该县仅剩桑园数千亩,且亩均产茧不到120斤。
  
  “海安人到齐河之后,立即建立了蚕桑生产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网络,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他们以村为单位支持建立了蚕业合作社,鼓励蚕农组合售茧,购茧不打白条,并且实行保护价收购,价格高于周边地区,我们齐河的蚕农每建1亩标准化桑园,海安鑫缘集团还给予20多元的奖励,农民养蚕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海安人用勤劳启发了齐河百姓怎样致富,用服务到家启迪了齐河各职能部门怎样扎实地增强服务意识,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工作思路帮我们明晰了农业产业的运作方式。海安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齐河县委书记李风臣这样评价海安在当地发展养蚕业的意义。
  
  现在,齐河不少乡镇的桑园种植已形成了“集中连片,标准化栽植,路灌渠配套”的气势。科学化栽桑养蚕使齐河农民偿到了甜头。过去,当地1亩桑田产出的桑叶不够喂养2张纸的蚕,现在能养3张多了,过去每亩桑田产茧不足120斤,现在能产200斤以上了。
  
  这样的摩托化部队,我们相信对于齐河县安头乡里仁村农民王爱丽而言,去年的养蚕收入令她十分满意。“3亩桑田收入万把块,多亏了海安的‘摩托化部队’常来指导”王爱丽对海安派出的蚕桑技术人员很满意。
  
  齐河县面积达1400多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为了使服务工作更有效、更及时,海安规定,从江苏到齐河工作的同志每人必须自带摩托车。去年一年,海安的“摩托化部队”走遍了齐河的每一块桑田。
  
  孙元网是鑫缘集团派往山东齐河齐鑫茧丝绸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去年夏天,齐河县大面积爆发桑黄化型萎缩病和侧多食跗线螨虫害,孙元网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依靠摩托车,在乡间道上驱驰3000多公里,召开技术指导现场会24次,为3000多蚕农手把手地讲解防治技术,指导齐河蚕农使用大蚕省力化斜面育新技术,调整养蚕批次,结果,当地桑田每亩比往年多产桑叶1000斤,多产茧50斤以上,蚕农每亩桑田增加收入400多元。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