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傅诚衍在2006年6月3日江苏省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6-07 10:25:00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早上好!
江苏省丝绸协会自2002年换届以来,根据中央“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四年来,在上级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挂靠单位江苏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与中国丝绸协会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会员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协会始终围绕弘扬江苏丝绸文化、促进江苏茧丝绸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目标开展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积极发展会员企业,逐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省协会根据“自愿、自主、自律”的办会原则,组织开展会员重新登记和发展新会员工作。至2006年2月底止,会员企业共计195个,个人会员13名。协会现有理事165人,常务理事36人。根据协会章程,在每年年初召开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汇报和商讨协会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在组织机构方面,协会设立了常设机构办公室、14个地区代表处和院校、专业工作代表处;成立了蚕种、蚕茧收烘、缫丝绢纺3个专业委员会,按照专业分工开展各项活动;为了帮助江苏丝绸企业应诉反倾销,介绍有关法律业务知识和开展咨询服务,2006年初,设立了法律咨询部;同时,建立行业统计中心和成立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已列入了议事日程。
二、分专业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发展
江苏是我国丝绸商品的主要产区,江苏的茧丝绸、贸工农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涉及蚕农、丝绸加工业工人、国内外贸易营销人员达120多万人。近年来,江苏省丝绸协会分专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会员企业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增强和扩大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协会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
1、蚕种专业委员会
(1)与浙江省农业厅合作,开展江浙两省桑树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
(2)在江苏的蚕桑业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过程中,积极推广高效蚕业示范基地、现代化的蚕业催青室、机械化蚕茧收烘站等交流活动,带动了苏北地区走上蚕业标准化之路;
(3)召开全省果桑资源开发研讨会,利用果桑作为原料加工成饮料、果酱、果酒等保健产品;
(4)开展“环境污染对蚕业生产的危害及防除对策”研讨活动;
(5)组织海峡两岸丝绸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6)积极配合省科协,在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活动中,弘扬丝绸文化,开展小学生科学养蚕活动。
2、蚕茧收烘专业委员会
蚕茧收烘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5月27日在“蚕茧之乡”海安正式成立,蚕茧收烘专业委员会由58名委员组成,基本涵盖了我省重点蚕区的蚕茧收购企业。
蚕茧收烘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潮流,在收烘企业之间搭建了对话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为政府部门开展市场调研、制订宏观政策、立法执法提供切实的帮助;委员们共同讨论订立了《关于蚕茧收烘行业自律的约定》,为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调整、保障各成员单位的正当权利以及共同打击违反行规行约的不法行为奠定了基础,是共同创建江苏蚕茧收烘新秩序的良好开端。
针对近年来茧丝绸行情大起大落的情况,及时召开茧丝绸行情分析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形势分析报告,并呼吁全省茧丝绸企业要从行业大局出发,共同担负起振兴丝绸行业的责任和义务。专业会议的召开对稳定茧丝绸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缫丝绢纺专业委员会
(1)组织修订自动缫丝机操作法
缫丝绢纺专业委员会针对以FY-2000机型为主流的国产新型自动缫丝机的特性和性能,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法,负责起草了《自动缫丝机操作工培训教材》和制作了配套学习光盘;
(2)组织自动缫操作技术培训班,举办缫丝工职业技能比赛
2004年,缫丝绢纺专业委员会在全省和全国举办了“自动缫操作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次共计200余人,为全国缫丝工操作大赛统一操作和测定方法典定了基础。
9月、11月,在海安苏豪制丝有限公司和海安鑫缘制丝有限公司举办了“苏豪杯”江苏省缫丝工操作比赛和“杭纺机”杯2004年全国丝绸工业缫丝工职业技能总决赛。江苏的选手、挡车工谭德凤同志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美琴同志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缫丝工有40人获得了缫丝职业工种“高级技能”证书,8人获得“技师”证书;
(3)配合中国丝绸协会,组织缫丝工操作比赛江苏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巡回表演,全面推广先进操作法;
(4)协助国家商务部做好缫丝、绢纺企业生产准产证复审工作;
(5)参与《竹绢丝》、《桑蚕双宫丝》、《桑蚕经纬捻线丝》等丝绸产品标准的修订;
(6)编制《缫丝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并在行业推广;
(7)推荐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的“鑫缘牌”、“SOHO牌”、“桑罗牌”、“富安牌”白厂丝获得了“中国名牌”荣誉称号;
(8)组织编写《缫丝工》、《绢纺精练工》国家职业标准,为在全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打下了基础。
缫丝绢纺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为全国丝绢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行业同仁的一致好评。
三、成立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协会2006年工作计划,经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由34名委员组成,委员产生于丝绸协会的会员企业。
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丝绸服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在丝绸面料(绢纺织、丝织、丝绸印染厂)、丝绸服装(丝绸梭织、丝针织服装厂)和丝绸家纺等丝绸类加工企业以及省内服装及其相关专业院校、丝绸商场、丝绸进出口贸易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业务技术和商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她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省丝绸协会已经完成了茧丝绸整个产业链开展行业交流活动组织机构的筹建。
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还将与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服装协会、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有关协会、商会携手开展活动,共同谋求新的发展。
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1)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中国丝绸展览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江苏国际服装、家纺、面料博览会”等服装展览展销活动;
(2)组织国际贸易交流与经济合作,组团出国经贸考察和境外参展;
(3)组织参加服装设计大奖赛,整体打造江苏丝绸服装、家纺品牌的新形象:
(4)组织交流会和培训班,介绍国际流行的丝绸新材料、新面料、流行色以及加工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正在步入一个作用更加突显、前景更加光明,自主、自律运作的好时机。我们将认真探索、努力实践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行业协会更好地成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006年6月3日
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 傅诚衍
信息来源:丝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