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小蚕虫结出“大元宝” 广西蚕茧产量荣登全国榜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5-08 09:54:00

  “在全国桑蚕业下滑的状况下,广西取得的成就使全国桑蚕业为之一振。”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认为,“广西已经成为中国蚕业发展的典范!”记者近日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2005年我区蚕茧产量达到14.03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25%左右,排名从2000年的全国第6位跃居到第1位,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原料茧产区。全区60.26万养蚕农户户均收入4600元,有11万多农户成为养蚕万元户。5年时间,我区牢牢抓住“东桑西移”的产业大调整机遇,打造出我区农业经济一项新的增长支柱,小蚕虫结出了“大元宝”!

  2000年,国家提出“东桑西移”。自治区农业厅领导意识到,这是广西桑蚕业突破性发展的一个契机。我区及时选育出“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两个速生、丰产、抗病性强、叶质优良的桑树品种。2003年,又研究出一套“杂交桑直播套种成园技术”,改变了传统桑树的栽培方法,省去了育苗的环节,实现当年播种、当年成园投产,次年桑园进入丰产期,比传统桑树建园方式丰产期提早了一年,而且在建园初期,可兼套种作物,增产效益相当明显。从2000年到2005年,5年内我区鲜茧产量从2000年的2.45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4.03万吨,增长近6倍。

  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桑蚕业列为我区一项优势产业,明确提出要把桑蚕业打造成为我区继糖料蔗后在全国甚至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各地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拨出专项资金,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扶持桑蚕产业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栽植、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的要求,各地对蚕业生产实行区域调整,逐步形成了桂南、桂中、桂西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南宁、河池、来宾、柳州、贵港五市桑园面积占全区81.9%,鲜茧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93.5%,有31个县市蚕茧产量超过1万担。蚕农人均养蚕收入1020元,比上年增加370.9元。

  全区桑蚕主导品种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优良桑种推广面积达50.3万亩,实现了蚕种桑苗良种化。“桑+灯+鱼”、“蚕+沼+果”等生态蚕业模式得到推广,有力地促进了蚕业生产的生态化。仅2005年一年,全区建小蚕共育室1351家,小蚕共育率达39.8%。

  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桑蚕产业是广西桑蚕业发展的下一步思路。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认为,目前广西缫丝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织绸业仍是空白。“这意味着广西在蚕丝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5年,广西将发展壮大一批带动力强和辐射面广的茧丝加工企业,建立2至3个茧丝专业交易市场和一批交易网点,构筑茧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茧丝交易市场体系,使广西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茧丝绸交易中心。

  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胡乐山说:“目前我区种桑养蚕已有将近40亿元的产值。如果今后加工业发展起来,按广西产茧量300多万担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鲜茧产值就将达50亿元到60亿元,再加上缫丝织绸等加工业的产值,全行业产值将达一两百亿元的水平。”

信息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