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茧收购价创同期历史新高 浙江省蚕农增收显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6-12 10:12:00
浙江省春蚕饲养从4月底5月初发种,到目前为止春蚕生产已基本结束。从5月29日开始,春茧收购工作陆续展开,嘉湖重点蚕区6月1日始全面进入收购阶段。据业务部门初步调查统计,预计全省春蚕饲养量为92万张,同比增长7%左右;产茧4.32万吨,同比增长2%;春茧收购价格虽比去年晚秋期低,但仍达到1230元/50公斤以上,比上年同期增加226元/50公斤,增长22.5%,创同期历史新高,蚕茧质量较好的淳安、缙云等地收购价格达到1450元/50公斤;蚕农收益显著增加,蚕农养蚕总收入10.63亿元左右,比上年增加2.13亿元,增长25%,全省61万户蚕农仅春蚕一季户均养蚕收入就达1741元,户均增收463元。
为了搞好今年的春蚕生产,在利好年景实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各级蚕桑业务主管部门紧紧抓住茧丝行情有利形势,在加强常规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蚕种质量监管,保障蚕种供应。去年秋期因受恶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蚕种生产未完成计划任务,导致今年春用蚕种供应偏紧。各有关蚕种供应部门积极向省外调剂蚕种共17万张,千方百计保障合同订购蚕种的供应,并尽最大努力满足蚕农增加饲养量的要求;加强质量监管工作,严禁不合格蚕种出库,把好蚕种质量关;严厉打击蚕种非法经营,特别是乘供应紧张之际,哄抬种价,以切实保护蚕农利益。
二是切实做好春蚕中毒预防工作,确保春蚕生产安全。针对去年秋季该省水稻病虫发生严重,水稻田农药使用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农药在稻草中的残留量较大的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春蚕饲养、上蔟使用稻草而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 4月下旬,省农业厅经作局联合浙江大学进行生物毒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门积极行动,利用浙江农民信箱、蚕丝在线、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并走村串户向蚕农发放技术资料,指导蚕农采取应对措施,做到蚕农家喻户晓,从而基本杜绝了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春蚕丰产丰收。
由于近年来茧丝行情一直较好,蚕农生产积极性较高,普遍加强了桑园肥培和饲养管理;同时,今年春蚕期间除了大蚕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造成蚕儿发育欠齐外,气候条件总体上也较为适宜,加上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未雨绸缪,积极主动,措施到位,使今年春蚕生产蚕讯较好,饲养安全,蚕茧质量与同期历史上最好年份相近。春蚕生产为浙江省蚕农全年增收打下了基础。
信息来源: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