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四川南充:蚕茧短缺 丝绸企业“等米下锅”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5-18 09:02:00

  进入今年4月份以来,因蚕茧原料严重短缺,我市大面积的丝绸生产企业“等米下锅”,缫丝生产线停产面达到90%;而织绸生产线因上游缫丝生产线开工不足,无桑蚕丝可供,织绸生产线停产面达到60%。

  南充丝绸企业“吃不饱”

  目前,南充实际缫丝能力3万绪,按现有生产规模计算,全年需要干蚕茧原料14400吨,而南充去年实际产干蚕茧原料7020吨,比实际需求量少7380吨,缺口达50%。

  南部县绿神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全市最大的缫丝企业,现有15组自动缫,年需要蚕茧原料1300吨,而南部县境内年产干蚕茧700吨,尚差600吨。该公司总经理王良告诉记者,要不是从广西、凉山、宜宾调回部分蚕茧原料的话,企业早就停产了。但尽管如此,在4月底企业还是因原料短缺而停产。

  停产的不仅仅是“绿神”,因原料短缺,六合集团缫丝生产线也已停产、蓬安会龙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4月初就停产了、西充天薪茧丝绸公司目前已停产近3个月,安德实业缫丝生产线3月初就停产,阆中新立新丝绸有限公司缫丝车间3月底停产。据业内人士称,大概要等到6月20日左右春茧上市后,全市的缫丝织绸企业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抓好蚕桑生产破解困局

  “从2001年开始,南充缫丝生产加工企业就面临着蚕茧原料短缺,‘等米下锅’的压力,而今年则是最严重的一年!”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我市丝绸业进入复苏阶段,缫丝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蚕茧需求量增大,但蚕桑生产的“原料车间”受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呈逐年萎缩趋势,导致蚕茧原料短缺。

  “仅从蚕茧流通领域着手,整治蚕茧大战是不行的!”李伟认为,解决丝绸企业长期“吃不饱”的问题,根本措施在于抓好蚕桑生产。南充要在完善茧丝绸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增加投入,抓好蚕桑基地建设,培育养蚕大户。丝绸企业要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促进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同时,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桑树资源要引导其向养蚕能手集中,有偿租赁外出打工农民的桑园。

  据记者了解,作为“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承接地,我市将在40个乡镇建立万吨优质蚕茧基地,力争到2010年,全市年产茧达到2万吨。同时,国家商务部在南充确定仪陇等4个县为万亩优质蚕茧基地项目县,国家对每个万亩蚕茧基地县给予200万元的扶持资金,促进南充蚕桑业发展。

 信息来源:南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