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山西阳城10万蚕农受益“标准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8-03 13:24:00

  “如果不实行标准化养蚕,我们就是累死累活也达不到小康,是标准化养蚕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这是7月26日,山西省阳城县次营镇苏村养蚕大户李党龙在自己的养蚕大棚内,对前来进行调研的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延华和省、市有关领导深有感触的一番话。去年,他养了28张蚕,收入达到2.1万元,今年有望达到35张,收入突破3万元。类似李党龙这样的养蚕大户阳城县还有许多。

  阳城县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是全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1年阳城蚕桑生产标准化被国家列为重点示范项目。为实施好这一特色富民项目,阳城县标准化委员会组织质监、蚕桑等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制出台了《桑蚕一代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10余个地方标准,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辅的蚕桑生产标准体系,并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到户,并落实到了蚕桑生产全过程,具体由蚕桑中心组织实施,质监部门监督,从而保证了蚕桑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桑园建设,阳城县政府实行“倾斜”政策,出台了补助奖励政策,对连片发展100亩以上桑园村、栽桑5亩以上大户,每亩补助150元,全县三年时间新增百亩以上连片桑园村45个,5亩以上栽桑大户200户,仅县财政支持蚕桑生产标准化资金就达近400万元。他们还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把指标优先让给实施蚕桑生产标准化工程的基地村。寺头乡董家岭村在原有850亩桑园的基础上,一次性发展标准化桑园1350亩,建成了山西省第一个“双千”亩蚕桑精品示范园区。

  通过实施标准化养蚕,取得显著成效:单产由原来的42公斤/张增至50公斤/张,收入由原来的630元/张增至800元/张。现在,阳城县桑园面积由2003年的5.3万亩,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达到6.3万亩,并且全部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发种量由2003年的3.8万亩,以每年1万张的速度递增,今年可达到6万张;蚕农收入由2003年的3000万元,以每年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今年可达到5000万元。2004年4月,阳城蚕桑生产标准化通过了国家验收。三年来,阳城县共养蚕13万张,生产优质蚕茧650万公斤,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1.2亿元。

  蚕桑生产标准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促进了蚕茧市场的有序竞争,带动了当地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发展。该县次营镇在桑树栽培上实行了桑苗栽植管理标准化,在养蚕上统一标准收购、喂养、上蔟、??茧等,并配套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农户签定产品质量管理责任状,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指导,生产出的蚕茧经检验合格后由公司统一收购。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寺头乡原来无任何加工企业,他们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发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栽桑养蚕为技术支撑、相关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办起了以桑树副产品――桑椹为主要原料的饮品加工厂,并畅销全国,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深受农民欢迎。据统计,仅此一项阳城县就解决了剩余劳动力10万人,其中原料加工人员就达2万人,为实现农业调产,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阳城县从蚕桑生产标准化这一项目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潜在效益,不断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向纵深推进,优质肉牛生产标准化和沁河鳖生产标准化二个项目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固隆苹果被列为市级示范项目,他们还计划将当地特产的山茱萸和花椒列为示范项目,真正实现农业标准化全面开花,处处结果。
一望无际的桑园,悠然蠕动的蚕儿,雪白如玉的优茧,辛勤劳作的蚕农……一幅令人神往的农家乐图正在悄然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支悠扬动听的小康之歌正在无声地潜入人们的心田……

  信息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