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发出关于加快蚕业产业发展的通知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7-28 08:48:00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蚕业产业发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各管委会:
我市是全省优质蚕茧基地之一,发展蚕桑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充分发挥我市蚕桑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蚕业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定加快蚕业产业发展的信心
我市蚕茧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是出口创汇的优质产品,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历史最高年曾达到年发蚕种35万张,产茧15万担,出口创汇800万美元。近年,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蚕业发展步伐有所减缓,但发展蚕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质量品牌优势和科技积累优势仍很充分,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先后有内江松林丝厂、裕邑天马公司、三元丝厂等三家享有自营出口权的省内知名茧丝加工企业落户广元,蚕业产业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坚定蚕桑产业发展的信心,千方百计实现蚕桑产业的恢复性增长。
二、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工作思路:突出优势区域,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和提升质量,扶持龙头企业和蚕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提升行业竞争力,做大做强我市蚕业产业。
主要目标:2005年,全市蚕桑优势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蚕茧总产量达到近6万担,茧丝产值实现1.5亿元。“十一五”末,全市在优势区域集中发展优质蚕桑基地40万亩,发展规模经营农户2万户,培植产茧1万担以上的乡镇10个,缫丝规模5万绪,蚕茧产量突破15万担,鲜茧产值达到1亿元,茧丝业总产值实现5.5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基地建设
认真实施《广元市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坚持市场导向、适宜性和扶优扶强均衡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优化蚕茧基地布局和优化品种为重点,按最佳模式进行布局和生产。突出抓好以鸳溪、柳桥、白龙等乡镇为主的南部丘陵区和以水磨、东溪河等乡镇为主的北部山区两大优势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40个品种优良、技术贮备丰富、有明显区位优势的蚕桑基地乡镇。通过促进兼并、联合等方式,扶持发展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苍溪红军渡蚕种场,打造名优品牌,建成全省优质蚕种生产基地。
(二)依靠科技,提高优质化水平
实施好四大科技兴蚕工程,实现蚕桑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一是实施养蚕户教育工程。市、县、乡都要建立一支稳定的蚕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形式、多层次对蚕农和蚕业技术人员进行实用新技术培训,年均培训蚕农9万人次,培训各级蚕业技术人员5千人次,做到养蚕户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户一张技术“明白纸”。二是实施桑、蚕品种改良工程。加大推广油桑、湖桑、实钴11—6、育71—1、嘉陵20号等优良桑和871×872、菁松×皓月、洞庭×碧波等优良蚕品种,加快对衰老、荒芜桑园的改造,优良品种推广率达到90%以上。三是实施蚕桑标准化示范工程。重点推广小蚕共育、桑蚕病虫统防统消、大蚕省力化饲养、优良蔟具自动上蔟技术,建立桑、蚕病虫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养蚕布局。四是实施综合开发工程。加大桑枝、桑果、蚕沙、蚕蛹等蚕桑副产品利用及生物工程产品开发,大力开展果桑综合利用开发,探索适合我市的“桑—草—牧”、“桑—菜”、“桑—菇”等综合开发模式,促进蚕桑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创新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
在人才、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税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通过引进、技改、嫁进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走好“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路子。鼓励专业大户以原料入股,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加快蚕桑协会或蚕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加强对蚕农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推进订单蚕业发展,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设一体化新型基地,实现企业、蚕农“双赢”。
(四)加强行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和《四川省蚕种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四川省蚕种供应(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加强对蚕种的生产、经营和鲜茧的收购管理。要严格证照管理,严禁无证引进、生产、经营蚕种,严把蚕种质量检验关。蚕种供应管理
单位要建立供种档案,对经营蚕种的来源、数量、质量、销售地点进行备案和准确记载。农业、经贸、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经营、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及时查处蚕种违法案件,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引导茧丝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谁投资、谁受益”和公平竞争原则,为蚕业产业化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做好协调服务,打造名优品牌
积极做好对蚕业工作的协调服务,调动蚕农扩大蚕桑生产、茧丝企业增加投入和发展壮大的积极性,探索蚕业发展新机制。努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广元优质蚕种品牌、优质原料茧品牌和优质丝绸品牌,做到靠规模壮大市场,靠品牌叫响市场,靠精品促进蚕业发展,开拓市场,出口创汇。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蚕业生产及产业化的管理协调,抓好蚕业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要落实好政策性投入和基地建设支持,经贸、质监、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蚕种、蚕茧生产和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及服务指导。县(区)政府要把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奖惩逗硬,加快推进蚕业产业发展。
二○○五年六月六日
信息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