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安县建优质蚕茧基地 打造“大井”名牌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7-31 07:58:00
四川江安县大井蚕茧基地位于蜀南竹海东侧的大井镇板桥片区(原江安县连天乡),主要分布在以小流村为中心的周围8个村,30个村民小组,400多养蚕农户。该基地过去是养蚕空白,二0 0一年开始,依据退耕还林政策,建立桑、林间种的生态林,目前已具有3000余亩蚕桑基础,并已初见成效。二0 0四年全年养蚕714张,共产蚕茧26439.2公斤,平均单产达37公斤,产值32.9万元,单张产值为461.11元。
大井蚕茧基地最突出的特点是养蚕科技含量高,单产高,蚕茧质量好。
基地建设伊始,公司就提出创“大井”优质茧名牌的口号,同时着力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室外蚕台、熟蚕室外方格簇上簇、从严消毒防病贯穿蚕期始终的技术措施,确保蚕茧高产稳产。现在,整个蚕茧基地实现了100%成片集中桑园、100%的小蚕共育、100%的室外蚕台饲养、100%的纸板方格簇上簇、100%的养蚕户具备三个消毒罐(石灰罐、防僵粉罐、福尔马林焦糠罐)、100%的仪评收购,并有30%的养蚕大户已使用自动旋转簇架上簇,小流村100余户蚕农建立了沼气池,实施了改厨改厕,有效减少了蚕病的扩散。
为规范科学饲养行为,确保养蚕能手的利益,促进蚕茧质量稳步提高,二0 0三年该基地鲜茧收购实行了鲜壳量仪评验级。鲜壳量验级的实施,拉开了茧价差距,增强了蚕农的质量意识,整个蚕区出现了追、比、超的良好质量竞争氛围,并为“大井”优质品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打下基础。
几年来,大井优质基地的蚕茧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二0 0五年春夏两季共发蚕种448张,产茧18165.5公斤,产值26.4万元,两季平均单产达40.5公斤,单产值588.97元,自然上车率97%以上,平均鲜壳量春季为11.8克,夏季为11.4克,茧丝长春季为1200米以上,夏季为1100米,解舒率60%左右,缫丝毛折280公斤以下,“大井”优质品牌已深受丝厂信赖。
为扩大基地规模,公司和大井镇政府计划再发展7000亩桑园,达到万亩桑园基地,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建成产茧1万担,产值600万元总规模的优质蚕茧基地。
大井蚕茧基地最突出的特点是养蚕科技含量高,单产高,蚕茧质量好。
基地建设伊始,公司就提出创“大井”优质茧名牌的口号,同时着力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室外蚕台、熟蚕室外方格簇上簇、从严消毒防病贯穿蚕期始终的技术措施,确保蚕茧高产稳产。现在,整个蚕茧基地实现了100%成片集中桑园、100%的小蚕共育、100%的室外蚕台饲养、100%的纸板方格簇上簇、100%的养蚕户具备三个消毒罐(石灰罐、防僵粉罐、福尔马林焦糠罐)、100%的仪评收购,并有30%的养蚕大户已使用自动旋转簇架上簇,小流村100余户蚕农建立了沼气池,实施了改厨改厕,有效减少了蚕病的扩散。
为规范科学饲养行为,确保养蚕能手的利益,促进蚕茧质量稳步提高,二0 0三年该基地鲜茧收购实行了鲜壳量仪评验级。鲜壳量验级的实施,拉开了茧价差距,增强了蚕农的质量意识,整个蚕区出现了追、比、超的良好质量竞争氛围,并为“大井”优质品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打下基础。
几年来,大井优质基地的蚕茧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二0 0五年春夏两季共发蚕种448张,产茧18165.5公斤,产值26.4万元,两季平均单产达40.5公斤,单产值588.97元,自然上车率97%以上,平均鲜壳量春季为11.8克,夏季为11.4克,茧丝长春季为1200米以上,夏季为1100米,解舒率60%左右,缫丝毛折280公斤以下,“大井”优质品牌已深受丝厂信赖。
为扩大基地规模,公司和大井镇政府计划再发展7000亩桑园,达到万亩桑园基地,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建成产茧1万担,产值600万元总规模的优质蚕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