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推行产业化经营 建成广西最大缫丝基地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6-25 08:21:00
尽管已进入6月下旬,鹿寨县春蚕茧仍源源不断上市,主产区黄冕、龙江、寨沙、鹿寨等乡镇的农民雇请各种机动车辆,把一袋袋、一筐筐雪白的蚕茧拉到收购市场,以每公斤16元价格销售。
北宋张俞曾以不平的感慨作诗《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如今,在鹿寨县却是另一番“写照”:农民把卖茧得的钱,除留足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外,全拿去储蓄了。据龙江乡农村信用社统计,在蚕茧上市的日子平均每天吸储5万多元。
鹿寨县桑园面积达6667公顷,年养蚕12.6万张,产鲜茧5125吨(折合干茧1800吨);有40多家鲜茧烘烤厂、3家共17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加工企业,年干茧加工能力达2000吨,所产生丝质量均在3A级以上。鹿寨县桑蚕业仅几年间如此迅猛发展,关键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在“十五”初期,根据我国“东桑西移”的总体趋势,把桑蚕业生产列为重点培植的农业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使其成为“全区第一、全国有名”的产业。县、乡财政每年安排百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培育良种桑苗、推广先进的桑蚕生产技术。黄冕乡还制定桑蚕发展优惠政策:凡是连片种桑3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元,50亩以上的补70元。全乡90%的农户都种桑养蚕,桑园面积1666.6公顷,年产鲜茧2650吨。
鹿寨县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了本地桑蚕业的知名度,把其做强做大。2002年秋,鹿寨县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桑蚕节”,请来区内外专家、学者、客商和蚕农代表共商桑蚕业发展大计,了解鹿寨桑蚕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为桑蚕业的发展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使得桑蚕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成效也更加显著。该县通过经贸洽谈,引来投资者创办了洛江、三协、贵盛三家缫丝龙头企业,今年又动工扩建,年内全县自动缫丝生产线达27组,从而成为我区最大的缫丝生产基地。目前县里还同浙江厂商洽谈发展丝绸制品项目,这样,鹿寨的桑蚕业将形成从种养到缫丝、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鹿寨县桑蚕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加上国家免征农业特产税,农民增收更有保障,种桑养蚕劲头更大,全县1/3农户在扩大种桑养蚕规模。黄冕乡山脚村厂底屯黄毓华农户两个劳力种桑12亩,今年已养蚕两批共有10张,产茧400公斤,收入6500多元;往年这家农户养8批纯收入2.5万元。他家那两层共180平方米的新楼,家中添置的彩电、电话、摩托车等现代用品就是这几年靠养“蚕宝宝”得来的。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