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4年江苏省桑蚕茧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6-09 08:42:00


  一、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一)2003年基本概况。全省现有桑园面积155万亩,养蚕农户100万户。2003年全省共饲养一代杂交蚕种293万张,产茧10.5万吨,张种单产36公斤,亩产茧68公斤,蚕农鲜茧交售收入16亿元。全省现有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397家,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81.145亿元,利税总额8.786亿元,利润3.675亿元,有获证缫丝企业153家,生产总规模达500680绪,其中立缫207240绪,自动缫293440绪,2003年丝类生产量为20437吨,同比增加22.57%。隶属于县级蚕茧流通企业和部分丝绸生产企业的1000余个鲜茧收购站构成了全省蚕茧收购服务网络。
 (二)2007发展目标。到2007年,全省平均亩产茧达到90公斤;按照专业化、基地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提升现有桑蚕茧生产基地水平;培育跨区域、产业链完整、辐射面广、带动和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4-6家。
当前主要问题:一是由于长期缺少投入,桑蚕茧生产、加工基础薄弱;二是蚕茧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三是蚕农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四是技术创新力量薄弱,科技服务滞后;五是缺乏具有产品、市场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集团带动。

  二、2004年度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
 (一)产业规模。在沿海里下河和徐宿两大桑蚕茧基地重点建设海安、大丰、金湖、宿豫4个蚕茧产业化示范基地,基地面积40万亩;桑蚕茧平均亩产比2003年提高5公斤,上车茧率提高3个百分点。
 (二)产业开发。扶持4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做强做优,进一步培育6家特色和区域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力争达到设备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在把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三)农民增收。实施订单面积40万亩,带动农户25万户,因产量、质量提高使蚕农户均增收150元。
  三、完成2004年实施计划的重点措施
 (一)强化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是在沿海里下河和徐宿两大桑蚕茧基地重点建设海安、大丰、金湖、宿豫4个蚕茧产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实施桑蚕茧标准化生产,健全蚕茧生产收购服务网络,创新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发展龙头企业的精深加工等,基地面积40万亩。二是在沿海里下河地区(东台)扶持建立1家三级原种场,设计规模为年产3万张原种及配套的原原种、母种,2004年拓植300亩原种生产专用桑园、新建一幢综合保种楼和购置原种生产专用设备。
 (二)加强企业扶持。重点扶持晨风集团、海安茧丝绸、富安茧丝绸、玖久集团等4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做强做优,2004年销售收入力争1家超10亿元,3家超3亿元。进一步培育金湖县金海茧丝绸有限公司、大丰市富达蚕业有限公司、苏豪国际集团蚕丝分公司、新沂华源茧丝绸有限公司、江苏省蚕种公司、吴江市庙港缫丝有限公司等6家特色和区域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利用丝绸专业博览会等形式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加快科技更新步伐。扶持以苏豪蚕丝分公司等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进行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着手组织雄蚕丝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的制订。
 (四)大力发展桑蚕茧行业协会和蚕农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南通、盐城蚕茧主产区创建1家跨区域的桑蚕茧行业协会;在海安、大丰、金湖和宿豫四县(市)各完善或新组建1家蚕农经济合作组织。
  四、2004年的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以下5个项目,累计申请财政拨款900 万元。一是三级原种生产基地(东台)建设,项目经费概算额为1000万元,以财政扶持为主,申请省农业资源开发项目资金200万元。二是龙头企业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通、盐、徐、宿四市各1个,项目经费总概算为1亿元,由财政、企业和蚕农共同承担,申请省农业资源开发资金、省龙头企业资金、省外向型农业项目资金共400万元。三是荧光茧色判性品种选育推广,项目经费总概算为1000万元,除项目承担单位自筹外,申请省农业三项更新工程资金100万元。四是龙头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经费补贴,申请省龙头企业资金100万元。五是桑蚕茧行业协会和蚕农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经费补贴,申请省级财政拨款100万元。
  五、组织分工、考核与管理
  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下,由省经贸委负责桑蚕茧产业的发展、协调和统一管理,对产业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建立定期会办制度,组织协调工作。建立专家顾问组制度,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实行行政负责人分工负责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强化项目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引导示范作用,加强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按各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不定期检查,年终考核。
  六、建议
 (一)加强部门协调。自1984年蚕桑管理职能从省农林厅划出后,一直游离于大农业之外,特别是1992年以来以贸补工、以贸补农的政策无法落实,因而应加强涉农产业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二)增加投入。由于我省桑蚕茧生产基础薄弱,发展缺乏后劲,尤其是后道加工业与浙江的差距很大,影响到对前道的牵动作用和对蚕农的反哺能力,迫切需要政府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2004年实施计划共申请省级财政拨款900万元,恳请省政府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落实扶持资金,保证项目早日启动。
来源:江苏省农林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