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南方蚕区协作会议在广西召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1-14 07:24:00
近日,第十三届南方蚕区协作会议在广西桂林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江西、云南,贵州,湖南,重庆,广东,广西七省(市,自治区)蚕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教学单位的领导及代表共58人,大会收到论文22份,有23位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张明沛厅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并对南方蚕区协作的发展提出了期望与建议。与会代表就2003年蚕区生产取得的成绩,南方蚕区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今后的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大会认为:近年来,受国内外茧丝价格低迷的影响,各省(市、自治区)蚕桑生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各地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以政策导向、项目带动等多种方式,促进蚕业生产向优势区域的转移;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加快蚕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种蚕养蚕的技术水平,着力加强蚕、桑新品种选育、引进,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簇上簇、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抓好基层蚕业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和技术培训,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各种配套服务工作,着力推广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蚕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蚕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广“公司(工厂)+基地+农户”等贸工农一体经营模式,扶持能带动蚕业升级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蚕农合作组织,改变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完善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检测体系,不断规范蚕种质量检验程序,努力提高蚕种质量;事实可持续蚕业发展战略,发展生态蚕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广大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取以上得力措施,与会七协作成员省(市,自治区)的桑园面积稳中有升,蚕茧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蚕农收入逐步增加。2003年度,南方蚕区七协作成员省(市,自治区)共有桑园面积376.6万亩,全年发种量476.66万张,总产鲜茧15.04万吨,平均张种产值402.3元,蚕农养蚕达收入19.176亿元。蚕桑生产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两天交流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方蚕区经过十三年的协作,相互交流经验和信息,共享蚕桑品种、蚕桑技术及蚕要等蚕业技术新成果,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达到了“交流情况、加强联络、加深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今后各协作方将进一步加强蚕业的产、学、研协作,加强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拓展新的协作领域及方式,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沾、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蚕业技术队伍老化、蚕业科研及教学资金投入不足、茧丝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与会代表呼吁,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南方蚕区蚕桑业再上新台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们各级蚕业部门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拓创新,使南方蚕业发展有新思路,蚕业改革有新突破,蚕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蚕业各项工作有新举措。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贯彻国办发[2001]44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加快蚕业发展步伐,促进南方蚕区蚕桑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 新的贡献。 (来源:广西农业厅经作处)
大会认为:近年来,受国内外茧丝价格低迷的影响,各省(市、自治区)蚕桑生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各地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以政策导向、项目带动等多种方式,促进蚕业生产向优势区域的转移;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加快蚕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种蚕养蚕的技术水平,着力加强蚕、桑新品种选育、引进,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簇上簇、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抓好基层蚕业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和技术培训,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各种配套服务工作,着力推广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蚕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蚕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广“公司(工厂)+基地+农户”等贸工农一体经营模式,扶持能带动蚕业升级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蚕农合作组织,改变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完善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检测体系,不断规范蚕种质量检验程序,努力提高蚕种质量;事实可持续蚕业发展战略,发展生态蚕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广大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取以上得力措施,与会七协作成员省(市,自治区)的桑园面积稳中有升,蚕茧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蚕农收入逐步增加。2003年度,南方蚕区七协作成员省(市,自治区)共有桑园面积376.6万亩,全年发种量476.66万张,总产鲜茧15.04万吨,平均张种产值402.3元,蚕农养蚕达收入19.176亿元。蚕桑生产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两天交流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方蚕区经过十三年的协作,相互交流经验和信息,共享蚕桑品种、蚕桑技术及蚕要等蚕业技术新成果,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达到了“交流情况、加强联络、加深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今后各协作方将进一步加强蚕业的产、学、研协作,加强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拓展新的协作领域及方式,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沾、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蚕业技术队伍老化、蚕业科研及教学资金投入不足、茧丝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与会代表呼吁,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南方蚕区蚕桑业再上新台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们各级蚕业部门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拓创新,使南方蚕业发展有新思路,蚕业改革有新突破,蚕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蚕业各项工作有新举措。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贯彻国办发[2001]44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加快蚕业发展步伐,促进南方蚕区蚕桑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 新的贡献。 (来源:广西农业厅经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