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丝绸春季交易会总结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8-03-14 10:53:00
由我会主办、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承办的“2008中国丝绸春季交易会”于2月27日-29日在香港成功举行。我会王沈阳会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王北鹰巡视员、对外贸易司纺织品出口处马宏伟副处长等领导到会指导。我会王宇副会长任交易团团长。
本届交易会通过我会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的认真组织以及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企业及客户到会情况
本届交易会共有45家企业、86名代表参加。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张伟鸣总经理、重庆轻纺控股集团薛建农常务副总裁、广东丝绸集团柯惠琪总经理、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陶文瑞总经理等许多公司领导亲自到会。
本届交易会到会客商83人,到会客商少于上届,其中:印度51人、香港23人、日本2人、尼泊尔2人、泰国2 人、阿联酋1人、意大利1人、法国1人。
二、 成交情况
本届交易会实际及意向性成交共计497.345万美元,与2007年春交会相比下降(下同)64.76%。其中丝类商品成交127.6吨,金额339.365万美元,分别下降67.32 %和67.1%;真丝绸缎成交60.2万米,金额157.98万美元,分别下降57.09%和58.37%。
主要出口市场中,对印度市场成交273.355万美元,下降56.14%;对日本市场成交136.38万美元,增长16.07%;对香港市场成交52万美元,下降15.64%。(见附表)
表一、成交商品统计

表二、成交市场统计

表三、对印度成交商品统计

三、 成交情况分析
本届交易会主要市场成交整体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国内蚕茧产量持续增加,进口商担心丝价将继续下降,呈观望态度;二是交易会期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难以达成交易。
本届交易会成交情况有以下特点:
1、欧洲市场成交严重萎缩。
本届交易会对欧洲市场成交仅30.1万美元,而2007年春交会对欧洲市场成交501万美元,下降93.99%。欧洲市场成交严重萎缩,由2007年春交会的成交第二大市场退居为第四,成交份额也由2007年春交会的32.74%下降至6.05%。
2、四川、浙江、山东三省企业成交排名靠前。
四川省企业成交138.86万美元,浙江省企业成交135.01万美元,山东省企业成交85万美元,占总成交额的比例分别为27.92%、27.15%和17.09%。
成交金额排名前5的企业依次为:四川省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桐乡花神生丝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万兴绢纺有限公司、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
3、成交价格较2007年春交会有所下降。
⑴ 丝类商品中除废丝平均成交单价较2007年春交会小幅增长外,其他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厂丝平均成交单价为26.21美元/公斤,下降0.83%。出口成交价格对日本最高,为28.87美元/公斤,下降3.77%;对印度最低,为24.17美元/公斤,下降3.4%;对欧洲为28美元/公斤,增长2.68%。
双宫丝平均成交单价为21.5美元/公斤,下降13.76%。
捻丝平均成交单价为26.92美元/公斤,下降10.83%。
废丝平均成交单价为25美元/公斤,增长6.38%。
⑵ 真丝绸缎平均成交单价较2007年春交会有所下降。
坯绸平均成交单价为2.62美元/米,下降2.6%;印染绸平均成交单价为4.33美元/米,下降13.05%。
四、交易会期间的主要活动
1、召开了预备会。交易会前,我会依惯例组织参展企业召开了业务预备会。会上,杨霞主任简要介绍了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纺织服装、丝绸商品进出口情况以及国内蚕茧产量及“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向企业通报了印度中央丝绸局对我国生丝启动了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的相关情况。中丝总公司洪兵主任向企业介绍了会务安排工作。
2、王沈阳会长与香港纺织商会会长进行了会谈。2月26日,利用赴港考察“2008年中国丝绸春季交易会”的机会,纺织商会王沈阳会长应邀与香港纺织商会会长陈亨利先生进行了会谈,就香港纺织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两会合作进行了探讨。
3、我会人员与企业和客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交易会期间,我会人员与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与印度、香港等多位客商进行了交谈,充分听取了企业和客商的意见和看法。
4、交易会期间,我会向参展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企业积极填写了问卷,就“东桑西移”、丝类配额管理及收费、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丝绸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
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我部将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并进一步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2008年3月12日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