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江苏省级蚕桑职能“农归农口”顺利转换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12 10:37:00

  江苏省是我国蚕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北纬31-35度与优质蚕茧相关的气温、日照、雨水、土质等自然地理优势,依靠主产区蚕茧横向比价的产业经济优势,尽管此间省级职能瘫痪十年之多,蚕茧生产依然稳中有进,2004年全省145万亩桑园产茧11万吨,继续位居国内之首,充分证明蚕业生产在江苏大地的强大生命力。

  这样一个得天独厚与民有利的大产业,如若省级能够从优势“弃管”转移到优势“优管”,群龙有首地率领提升传统产业,是能够成为生产力增长的新动力源的。为此,江苏省蚕桑界曾多次联名上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并全国人大、省人大都有提案,要求省级蚕桑职能“农归农口”。经过6年的坚持不懈终有结果,省政府已经作出将省级蚕桑行业管理职能从省经贸委划转到省农林厅的决定,并在省经贸委机构改革中取消了这个管理职能。然后,好事多磨,事隔半年,未见交接,未见接收,甚至声响全无。这种有违民心的“冷处理”,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在推进机构改革中搞好省级职能的转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将江苏蚕业要素投入的自然增长,转向行业管理强化的要素效率增长。从目前来看,这一转换很大程度在于省级机关的工作作风。对江苏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改革而言,省级蚕桑职能的转换并不存在有多少难度,能不能也从中体现一下省级机关工作效率比过去是有提高的。

  江苏大蚕区系国内少有的优质茧产区,也是我国增强国际茧丝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但是,生产要素供给可持续增长乏力的问题已经显现。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构建蚕业活力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则要靠体制机制赋于的活力。省政府“农归农口”的决策,是从体制理顺上为产业的人力优化与开发上创造了良好条件,以期发挥后发优势,有个质量型的跨越式增长。然后,现在却在职能转换上好事多磨,据有关部门透露问题出在“职能划转还牵涉到一些具体问题,情况比较复杂”。这个可谓“江苏特色”问题,却忽略了一般的办事原则,一是重视农业的原则,中央颁布了几个“一号文件”,至今总不能再将诺大的蚕桑产业搁置一旁,将为百万蚕农服务的有2000多名蚕业科技人员的推广体系继续架空吧;二是“决定”执行的组织原则,省府已经作出决定,部门必须执行,何容讨价还价;三是“决定” 实施的监督原则,有问题要组织协商,协商不了要最后“一锤定音”地执行,省府的权威岂容“决而不行”。从中可见,这些一般的办事原则,也需要省级机关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来解决。

  关于收茧管理问题,产销分属两个部门管理显然是个倒退,农归农口的产销一体化是个必然趋势。这方面,本来不成问题,一是经贸委是搞贸工农三者协调的,协调的职能并不等于蚕茧收购管理职能,实际上是搞不了也不在搞收茧管理,所谓省定蚕茧中准价也仅是起不了作用的参考概念,许可证的发放也可以干起待后再处理;二是乡镇收茧单位都在农口,本来已经是一个遍布乡镇农口拉得起的蚕茧收购网络;三是蚕茧购销必然放开,农民蚕茧合作社产销一体化必然成为主体,关健在农口的组织推进,加快这个进程。由此看来,在职能转换中,并不能在乎收茧管理工作的归属定义,而在于加快接收好办大事,不要再使蚕桑推广体系受尽冷遇而伤了感情,而是要将他们“农归农口”的热情组织起来,打开一个蚕茧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新局面。

信息来源:苏州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