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蚕种订购形势不容乐观,农业部门多措并举保障供应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27 10:02:00
随着南浔、吴兴、德清三个蚕桑主要生产区、县明年春夏蚕种订购工作的初步完成,我市2008年春夏蚕桑生产形势已露端倪。除长兴、安吉两县蚕种订购工作尚未结束外,据统计上述三区、县截止12月20日,已向蚕农征订2008年春夏蚕种18.1万张,比去年同期订购数21.2万张减少3.1万张,减少幅度为14.6%,比今年同期实养数23.6万张减少5.5万张,形势不容乐观。据业务部门分析,考虑到部分农户等待观望因素,估计全市明年春夏蚕种实际饲养量在25万张左右,这将比今年同期实际饲养量28.1万张减少3.1万张,减幅将在一成以上。
当前订种及明年实际饲养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今年蚕茧价格比去年大幅下降且全年持续走低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春蚕茧平均茧价每市担997元,同比减少255元,减幅20.4%。而夏蚕茧每市担仅691元,中秋蚕茧每市担仅757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也是近5年来的最低价格。茧价的大起大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养蚕积极性。使那些原本游离在想养与不想养之间的农民最终弃养,使那些可多样也可少养的农民最终选择了少养。二是由于我市蚕桑主产区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污染与土地资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加快了蚕桑生产自然萎缩。三是部分不法蚕种贩子以低于行业管理部门规定的价格违规向蚕农兜售蚕种,影响了蚕种正常的供应秩序。
为了确实加强蚕种管理,确保明年春夏蚕种安全、有效地供应,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桑叶资源养足春夏蚕种,增加农民收入,各级农业、蚕桑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一是抓蚕种的供应保障。在抓好所属蚕种生产企业生产的同时多方调剂,着重在品种的调配上做好工作,保证蚕种的充分供应。截止12月10日,全市已经准备适合我市饲养的蚕种近30万张。二是抓蚕种的质量管理。利用蚕种冬季浴消、入库工作,首先对毛种进行质量排队,尽可能地剔除不符蚕种质量指标的毛种,在此基础上严把浴消质量关,控制成品良卵率不低于98%,并保证张种良卵数不少于28000粒。对凡不符合上述质量指标的蚕种不予入库。三是主动积极地抓好蚕种订购工作。所属区、县业务部门事前都专门召开了乡、镇蚕桑管理部门从业人员参加的蚕种订购工作会议,明确了订种时间、价格等要求,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层层发动,并逐村逐户订取蚕种。四是宣传《条例》打击种贩。各级蚕桑业务部门与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紧密配合,利用订种工作广泛宣传《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增强蚕农自我保护意识,打击蚕种非法经营现象,切实维护蚕农与行业整体利益。
信息来源:湖州市经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