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蚕桑产业将使大理祥云农民增收1200万元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4-28 08:22:00
2005年,祥云县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全县桑园面积巩固和稳定在10万亩左右,新植桑园3000亩,新建专用蚕室2000间,改造蚕室1000间,养蚕9万张,产鲜蚕茧3500吨,农业产值5000万元,企业实现销售额6500万元,实现税利500万元,农民收入5000万元,与2004年相比,将使农民增收1200万元。
2004年,祥云县举全县之力,做大蚕桑产业,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科技兴蚕措施的落实,对每公斤鲜蚕茧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措施夯实了该县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和后劲,盘活了公司加基地联农户接市场的机制,真正使农民群众增收得到实惠。全年该县养蚕5.8万张,鲜茧总量2621.3吨,农民实现养蚕收入3780万元,户均收入达3750元,实现税利310多万元。
为确保2005年蚕桑生产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在保持去年优惠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该县要求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蚕桑产业的共识。继续坚持实行县五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蚕桑产业制度;建立生产责任考核奖励制度;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蚕桑产业发展基金和蚕茧风险金制度。按照蚕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以蚕桑龙头企业为中心,县、乡镇蚕桑站为纽带,村中心辅导员和示范户为基础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提高龙头企业对蚕农的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蚕桑科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及对桑农的技术培训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加大桑园良种和优良蚕种的引进示范力度及蚕室建设。继续扶持祥云县银龙茧丝绸有限公司,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加快企业自身建设,向改革向管理要效益,尽快形成具有祥云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是发展蚕桑产业的关键时期和良好机遇,该县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蚕桑作为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做到责任、政策、措施、管理四到位,树立科技兴桑、质量为先的理念,做好服务工作,把政府的积极性变成农民的积极性,全面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努力把祥云蚕桑产业建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04年,祥云县举全县之力,做大蚕桑产业,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科技兴蚕措施的落实,对每公斤鲜蚕茧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措施夯实了该县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和后劲,盘活了公司加基地联农户接市场的机制,真正使农民群众增收得到实惠。全年该县养蚕5.8万张,鲜茧总量2621.3吨,农民实现养蚕收入3780万元,户均收入达3750元,实现税利310多万元。
为确保2005年蚕桑生产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在保持去年优惠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该县要求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蚕桑产业的共识。继续坚持实行县五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蚕桑产业制度;建立生产责任考核奖励制度;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蚕桑产业发展基金和蚕茧风险金制度。按照蚕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以蚕桑龙头企业为中心,县、乡镇蚕桑站为纽带,村中心辅导员和示范户为基础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提高龙头企业对蚕农的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蚕桑科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及对桑农的技术培训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加大桑园良种和优良蚕种的引进示范力度及蚕室建设。继续扶持祥云县银龙茧丝绸有限公司,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加快企业自身建设,向改革向管理要效益,尽快形成具有祥云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是发展蚕桑产业的关键时期和良好机遇,该县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蚕桑作为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做到责任、政策、措施、管理四到位,树立科技兴桑、质量为先的理念,做好服务工作,把政府的积极性变成农民的积极性,全面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努力把祥云蚕桑产业建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