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印度一工人采用不杀死蚕蛹(不杀生)的工艺织成纱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19 16:31:00
    Kusuma Rajaiah, 安德拉邦手工丝织合作社的一位工人, 首次采用不杀死蚕蛹的方式织成丝绸。
    在印度, 人们把蚕养在篮子里, 用桑业喂养, 几天后, 蚕就吐丝成茧, 自己也裹缚在里面了。蚕农把10天左右的茧子卖给工厂, 工厂再把他们放在开水里煮, 休眠的蚕蛹没等到化成蛾, 就死在里面了。然后再从中抽丝缫制。
    与此相反, Kusuma Rajaia采用另外一种方式从蚕蛹已经化成蛾的茧子中抽取细丝, 这样的丝质量很高,工艺复杂,须花费比传统技术更多的茧子, 但价格只比普通货稍贵,外观和手感也不一样。
    这种“不杀生”丝的最大缺点就是蛹变成蛾钻出去了,丝断头变多, 出丝率随之降低, 只有约16%, 而采用传统工艺的茧子的出丝率要高一些。
    Rajaiah的第一个顾客是Amala, Amala从这以后就投资于此, 于2001年开始小规模生产, 但是他说由于资金有限, 不大可能大规模生产。
    Rajaiah高层次的顾客包括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 她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厂商直销会上看中的。人们发现, 在国外也有很多“不杀生”纱丽的顾客, Rajaiah因此很想进行大规模生产。
    Rajaiah说, 织成一件普通的纱丽要杀死50000颗蚕蛹, 如果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 你穿上这样的衣服, 会有怎样的感觉?
    印度教规定要爱护生物, 连苍蝇、蚊子都不例外, 印度人有穿丝绸纱丽的传统,其他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各国,信奉佛教的人数众多, “不杀生丝绸”,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吧。
                
                                       (ESILK.NET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