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灾后秋蚕生产抓得紧、成效好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8-28 08:00:00
今年六月中、下旬,柳江县发生严重的洪灾,成为全区十个重灾县之一,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洪灾使29.23万亩农作物受淹,成灾面积13.1万亩,绝收面积4.26万亩,农业经济损失5549万元。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制订了《柳江县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实施方案》。县农业部门下发了《柳江县种植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意见》,对灾后恢复生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县农业部门及时组织72名农技骨干下到13个乡镇灾区蹲点,指导基层做好抗灾自救工作。争取到上级的75万元救灾物资和资金,及时发放到灾民和用于救灾生产,重灾给予重补。
为夺回洪灾造成的损失,柳江县重点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抓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一是调整下半年粮食种植计划,将晚稻播种面积调整到19.3万亩,把年初计划增加1.3万亩。提前播种,比上年提前10~15天插完晚稻,有效避过寒露风的为害。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品种,晚稻以灵优和金优为主,占总面积的90%。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稻米栽培技术15万亩,建立灾后水稻恢复生产示范样板21个。及时发布作物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开展综合防治病虫害。二是扩大旱粮作物种植,发动群众种植正大819、南校15等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增加玉米产量。三是抓蔬菜抢播和秋冬菜开发工作。柳州市下拨的2000公斤蔬菜种子全部在7月初发放给蔬菜基地菜农,在灾后恢复生产方案中,把秋冬菜开发任务随同下达到乡镇,面积比去年多增1万亩,产量增1万吨,产值增1600万元。四是抓好桑蚕生产工作。把扩种0.3万亩桑园任务落实到里高、土博和流山三个乡镇。在夏伐期间,培育种苗,组织开展养蚕技术培训班,为秋蚕生产做好技术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组织生产,到8月25日止,全县已播种晚稻18.79万亩,播种中晚玉米3.85万亩,种植秋冬菜9.9万亩,发蚕种9300张。晚稻和中晚玉米已进入管护阶段,长势良好。请来的自治区养蚕专家给130名蚕农培训,大部分蚕虫已进入2~3龄。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制订了《柳江县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实施方案》。县农业部门下发了《柳江县种植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工作意见》,对灾后恢复生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县农业部门及时组织72名农技骨干下到13个乡镇灾区蹲点,指导基层做好抗灾自救工作。争取到上级的75万元救灾物资和资金,及时发放到灾民和用于救灾生产,重灾给予重补。
为夺回洪灾造成的损失,柳江县重点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抓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一是调整下半年粮食种植计划,将晚稻播种面积调整到19.3万亩,把年初计划增加1.3万亩。提前播种,比上年提前10~15天插完晚稻,有效避过寒露风的为害。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品种,晚稻以灵优和金优为主,占总面积的90%。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稻米栽培技术15万亩,建立灾后水稻恢复生产示范样板21个。及时发布作物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开展综合防治病虫害。二是扩大旱粮作物种植,发动群众种植正大819、南校15等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增加玉米产量。三是抓蔬菜抢播和秋冬菜开发工作。柳州市下拨的2000公斤蔬菜种子全部在7月初发放给蔬菜基地菜农,在灾后恢复生产方案中,把秋冬菜开发任务随同下达到乡镇,面积比去年多增1万亩,产量增1万吨,产值增1600万元。四是抓好桑蚕生产工作。把扩种0.3万亩桑园任务落实到里高、土博和流山三个乡镇。在夏伐期间,培育种苗,组织开展养蚕技术培训班,为秋蚕生产做好技术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组织生产,到8月25日止,全县已播种晚稻18.79万亩,播种中晚玉米3.85万亩,种植秋冬菜9.9万亩,发蚕种9300张。晚稻和中晚玉米已进入管护阶段,长势良好。请来的自治区养蚕专家给130名蚕农培训,大部分蚕虫已进入2~3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