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农民增收的三个保证:政府保基地蚕农保质量公司保价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19 07:49:00
近日,广西合浦县常乐镇阳月村委一姓王村民把自产的50公斤鲜茧卖给与他签订购销合同的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每公斤鲜茧比不签订合同的农产高出一元。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天多收了50元,“三保”办法好。当地政府为公司保桑蚕基地,农户为公司保鲜茧质量,公司为蚕农保价收购鲜茧,这是今年来合浦县为蚕农增收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合浦县是蚕桑之乡,蚕桑业在这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种桑养蚕是当地农户的一项主要收入。但近几年来,由于收茧市场混乱,有不少不具备收购鲜茧的所谓公司或老板到常乐插手收购鲜茧,相互压价,蚕茧好次混杂,进厂的鲜茧质量不保证,结果价贱伤农,丝厂利益受损。合浦县常乐镇的丝缫厂就被逼关闭,蚕农砍桑树毁蚕棚,农民减收。去年,县里请来区内外一批有关专家到各乡镇实地调查考察,为“合浦应对入世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出谋献策。专家在常乐考察时提出要把蚕桑这一特色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当地政府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决定招商引资办好茧丝厂,以此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全镇蚕桑业的发展。常乐镇成功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成立了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为了全镇蚕桑业的发展,蚕农增收,工厂得利,镇政府经过与公司和农户协商,决定实际“三保”联动办法。
为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保桑茧生产原料基地,使公司“吃饱”,镇政府按全镇种植业的调整布局,根据茧丝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桑园面积,特别抓好种桑养茧基地建设。目前全镇有10000多亩种桑园基地,基地外,还有2000多亩桑田,12000多亩桑园养蚕,养蚕产茧足够该公司当年吃饱。以后随着公司生产能力的提高,种桑基地也随之扩大。农户为公司保鲜茧质量。蚕农根据自愿原则,与该公司先垫资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桑种和蚕种,供应肥料,卖茧才扣除。今年以来,公司共投入了132万元,扶持农民种桑养茧。公司还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蚕农按合同的要求种桑养蚕。目前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农户2000多户,公司按合同回收率180多吨。公司为蚕农保价收购鲜茧。凡是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的,蚕农生产的鲜茧符合合同要求的,公司都回收。今年至目前为止,同等质量的鲜茧,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的回收中准价比市场的每公斤高出1元钱。按合同的要求,每亩桑园年产符合质量要求的鲜茧275公斤,10000亩基地产鲜茧1750000公斤,公司让利175万元,基地每户蚕农增收875元。
合浦县是蚕桑之乡,蚕桑业在这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种桑养蚕是当地农户的一项主要收入。但近几年来,由于收茧市场混乱,有不少不具备收购鲜茧的所谓公司或老板到常乐插手收购鲜茧,相互压价,蚕茧好次混杂,进厂的鲜茧质量不保证,结果价贱伤农,丝厂利益受损。合浦县常乐镇的丝缫厂就被逼关闭,蚕农砍桑树毁蚕棚,农民减收。去年,县里请来区内外一批有关专家到各乡镇实地调查考察,为“合浦应对入世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出谋献策。专家在常乐考察时提出要把蚕桑这一特色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当地政府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决定招商引资办好茧丝厂,以此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全镇蚕桑业的发展。常乐镇成功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成立了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为了全镇蚕桑业的发展,蚕农增收,工厂得利,镇政府经过与公司和农户协商,决定实际“三保”联动办法。
为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保桑茧生产原料基地,使公司“吃饱”,镇政府按全镇种植业的调整布局,根据茧丝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桑园面积,特别抓好种桑养茧基地建设。目前全镇有10000多亩种桑园基地,基地外,还有2000多亩桑田,12000多亩桑园养蚕,养蚕产茧足够该公司当年吃饱。以后随着公司生产能力的提高,种桑基地也随之扩大。农户为公司保鲜茧质量。蚕农根据自愿原则,与该公司先垫资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桑种和蚕种,供应肥料,卖茧才扣除。今年以来,公司共投入了132万元,扶持农民种桑养茧。公司还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蚕农按合同的要求种桑养蚕。目前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农户2000多户,公司按合同回收率180多吨。公司为蚕农保价收购鲜茧。凡是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的,蚕农生产的鲜茧符合合同要求的,公司都回收。今年至目前为止,同等质量的鲜茧,常乐茧丝贸易有限公司的回收中准价比市场的每公斤高出1元钱。按合同的要求,每亩桑园年产符合质量要求的鲜茧275公斤,10000亩基地产鲜茧1750000公斤,公司让利175万元,基地每户蚕农增收875元。